『科普資源整合:親子共讀,嚮科學-幼兒科普活動推廣(ST5)』


撰文/潘愷老師


更新日期:2017-12-08 Friday
點閱次數:3928

幼兒科學活動

▲ 幼兒科學活動



        科學的啟蒙應自幼兒時期開始為佳,透過非制式教育活動來學習科學,更能提昇對科學的興趣與正確態度。但因幼教老師及家長們科學教育訓練不足及本身對科學的恐懼,故在幼兒園活動或親子互動中,科學教育的涉獵最易被忽略,進而影響科學教育的紮根,導致兒童錯失科學素養的啟蒙。本校協同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執行科技部計畫以幼兒科普活動的推廣為主,並同時進行幼兒科普人才的培育;將針對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幼教老師與教保員)為對象,以前期計畫「推動幼兒科普活動人才培育計畫(ST6)的研發成果:「幼兒生活化科學活動教案」為素材,擬定「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活動,來強化研習者的科學素養及落實科普轉化為幼教教案;同時以教育部104~105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的研發成果:12本幼兒科學繪本為素材,以「幼兒繪本選擇與共讀」活動,讓研習者熟識如何引導家長與幼兒共讀科普圖書,並從圖書中的科普知識衍生連結相關的科學活動另以上述科學繪本或遊戲書為藍本,辦理適合3~6歲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的「親子共讀,『嚮』科學」系列親子科學DIY活動,讓家長與小朋友能共享科普圖文之美,體驗動手玩科學的魅力與樂趣。 【幼兒科學活動】 活動日期:106年9月10,17,24日;10月1,14,15,22,29日;11月11,12,18,19,25,26日;12月2,3,9,10,16,17,23,24日;107年1月13,14,20,21,27,28日;2月3,4日;6月10,30日;7月1,8日;  時間:10:30  /  13:30  /  16:30,共100場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B1兒童益智探索館 活動主題:「親子共讀,嚮科學」─  親子科學DIY活動;透過教師的帶領,讓親子共讀圖書,並將書中科學現象與概念,延伸為科學遊戲活動,讓家長與幼兒一同體驗動手玩科學的樂趣 報名資訊:每場活動開始前15分鐘現場報名(依科學活動性質,適合3~6歲幼兒參加) 【教保服務人員科學研習】研習日期:106年12月16日、107年1月13日、1月27日、6月30日  (週六) 報名資訊:請見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網頁(每場研習活動前一個月開放報名)研習活動表:


研習活動表

▲ 研習活動表


歡迎加入:幼兒科普活動人才培育【幼兒科普活動推廣團隊】 1.計畫主持人:潘    愷老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嬰幼兒保育系  /  通識教育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  理學博士  /  化學教育、幼兒科學教育、科學教育 2.共同主持人:邱瓊慧老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嬰幼兒保育系) 日本上智大學  教育學博士  /  課程與教學、兒童文學、日本幼兒教育、蒙特梭利教育 共同主持人:方文熙老師(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 美國喬治亞大學  教育心理學博士  /  創造力教學、資優教育、創造力測驗、特殊教育 3.許兆芳(老師中華大眾科學推廣協會  /  魅科坊科學原型工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  「親子FUN科學」(城邦),未來兒童專欄(遠見),小孩的科學(親子天下)中文企劃 4.沈姿妤老師(高雄市彌陀國小附設幼兒園) 國立臺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  /  幼教老師、保母技術士、教育部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計畫之初階種子教師、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幼愛閱」閱讀教育市級種子教師 5.洪圓媛老師(臺灣生態推廣教育協會) 實踐大學  保險學系暨幼稚教育學程  /  幼兒科學實驗班、幼兒體驗科學班、自然探索課程講師、兒童繪本作家 6.李佳蓉老師(中華兒童科學教育協會)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嬰幼兒保育系  /  幼教老師、幼兒科學實驗班、幼兒體驗科學班、課後共學班教師、兒童美術繪本館館長、兒童繪本作家 7.陳韻雯老師(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實驗組) 經國管理老師暨健康學院  幼兒保育系  /  幼兒科學實驗班、幼兒體驗科學班講師 8.黃珮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嬰幼兒保育系)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嬰幼兒保育系  /  幼兒科學體驗


【幼兒科普活動海報】

▲ 【幼兒科普活動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