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護大獲2024臺灣永續大學獎「永續報告書」銀級肯定
撰文\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
更新日期:2024-11-29 Friday
點閱次數:509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下簡稱北護大)「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於2023年成立,推動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的專責單位,於同年8月啟動永續報告書的撰寫與教育訓練,並舉辦「ESG永續報告書製作實務課程」,透過課程凝聚全校教職員對推動永續發展方向的認識與共識。北護大第一本永續報告書於2024年8月完成出版,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024台灣永續大學獎」的永續報告書-「銀獎」肯定。
▲ 教育部潘文忠前部長頒獎、北護大吳淑芳校長上台受獎
為響應永續趨勢及大學社會責任,北護大自 2023 年起成立永續專責單位「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及「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將永續發展視為中長期校務營運發展及決策的重要一環,並透過 ESG 架構檢視校務管理作為,以達成大學永續經營目標,開啟北護大永續元年。其中制定了北護大八大永續發展面向與策略、啟動永續報告書編撰作業,也透過教育建立全體教職員生的永續智識,不遺餘力地於校內推動永續行動,期盼校園內開始萌芽永續的意識,實踐永續北護大的願景。
▲ 北護大舉辦教育訓練建立全體教職員工的永續智識,2024年永續報告書榮獲臺灣永續大學獎銀級肯定
「我相信永續報告書不只是報告書,能透過盤點展現努力的成果,也能看到可持續優化的地方!」吳淑芳校長對推動永續報告的期待,北護大2023-2024年間從校務治理、人才培育、綠色校園、幸福校園及社會共融共五大面向,積極盤點近年(2019-2023)北護大的校務發展績效,以及陳述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重要議題管理方針。再者,北護大為符合國際永續報告書呈現標準,依循 GRI 準則進行編撰,向外界分享揭示學校辦學績效、從各面向鏈結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永續成果,期待發揮與各方利害關係溝通之效,並以實際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及永續經營之願景。
近年北護大護理及健康照護專業持續榮獲多項國際知名評鑑全球百大肯定,像是 QS 世界大學排名中,護理學科已躋身全球百大,整體校務也獲得五星評價。此外,北護大長久深耕在地推動usr 計畫,今年以「北護護你健康365」爲主軸,期望關注全人健康365天亦榮獲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024年臺灣永續行動獎」社會共榮組「銅獎」的肯定。
▲ 北護大校園綠帶串聯都市生態綠網(沈里通總務長攝影)
除上述之外,學校在永續行動上已有五大具體做法和成效:
1. 於 2023 年制訂北護大碳中和及淨零排放宣言,呼應臺灣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北護大為使校園能永續經營並營造綠色校園環境,以安全(Safety)、安心(Security)、舒適(Suitability)、智能(Smart) 及永續(Sustainability) 五大目標作為校園空間及景觀環境之管理主軸。
2. 在對應氣候變遷部分,北護大逐步提出淨零願景、目標、措施與行動,像是減少能源的消耗、省電省水措施、綠建築設計等,來達到節能減碳,例如老舊冷氣汰舊換新、搶修漏水,而大幅省下水電資源。
3. 在校園營造上,則透過多層次街道綠化、帶狀空間的公共藝術,來豐富校園景觀;以及,城區部被視為北護大的「起家厝」,由於房舍較舊、文教大樓被訂為市定古蹟,因此北護大將保留原始建築風格,也融合萬華文化連結及建築風格將進行城區部文教大樓古蹟修復工程,期望修復完成後,北護大城區校園人文歷史及臺灣現代建築巨擘高而潘建築師早期代表作品重現風華。透過積極營造綠色校園,來創造出強化校園、社區的友善關係。
4. 雖身處都市,北護大在重視環境與生態永續的致力下,石牌校區約 7 公頃綠覆率達 103 %,且全面禁用農藥及除草劑,徜徉遊走校園間可發現不少生物,像是:圖書館後方即有黑冠麻鷺、琵鷺築巢,以及松鼠、五色鳥、水雞等,成為一抹難得的風景。
5. 新建築學思樓也成為了社區的景點,在建設上採用生態工法,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這項建築工程不僅申請取得了候選綠建築,還榮獲了「第 21 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的優等殊榮。植栽方面,要求種植臺灣原生種植物,如樟樹、臺灣欒樹、阿勃勒等,這項建築工程還參加了圍籬美化競賽並獲得設計獎和綠化獎的特優獎。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不僅關注全人的健康,更關注大自然環境的健康永續,成為名副其實的”臺北乎你健康大學”。
▲ 北護大致力建構智慧化永續校園,榮獲優良智慧建築等獎項肯定
▲ 北護大吳淑芳校長(前排5)、潘文忠前部長、簡又新董事長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