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聽語之行憑真三寶(萍珍珊寶)


撰文/
聽語所童寶娟老師、卓羽珊、陳寶玉、林秋珍


更新日期:2013-10-08 Tuesday
點閱次數:4022

本次活動聽語所特派成員及新認識的朋友

▲ 本次活動聽語所特派成員及新認識的朋友



        東北憑三寶而聞名,本校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今年前往歐盟也「憑真三寶」參與語言治療專業課程,由於我們的成員裡有書萍老師、秋珍同學、羽珊同學和台灣三寶:寶娟老師、保元老師及寶玉同學,所以我們以「聽語憑真三寶」勇闖歐盟,見識歐美國家在聽語領域的發展現況。我們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歐洲聯盟於歐洲推行教育交換計畫,此計畫已進行二十餘年,其計畫於歐洲經濟共同體之各大學間實行,目的在於促進歐洲學生以更自由且多元的方式學習專業與歐洲各國文化,並分享不同教育資源。其中,「語言治療密集臨床專業密集課程計畫(Speech  Language  Pathology  Intensive  Program;簡稱SLP–IP  Program)」即源自於Erasmus教育交換計畫。自1993年起,即由歐盟總部補助,並由比利時Lessius  University  College之語言治療系所辦理其相關課程計畫。今年(2013年8月)由希臘帕雷特技術教育學院(technological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Patras;TEI  of  Patras)所舉辦的課程」課程名稱為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y  Summer  School  2013。本校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於2011年初與歐洲聯盟簽合約,歐洲聯盟提供學生參與歐盟語言治療專業密集課程亞洲學生與督導老師5位名額。2013年8月本校聽語所童寶娟老師帶領三位聽語所學生(卓羽珊、陳寶玉、林秋珍)與臨床督導賴保元老師與范書萍老師、前往歐洲希臘進行語言治療專業提升與國際專業交流。
        感謝主辦單位安排我們住於Patras漂亮的觀海Hotel,每天皆可感受希臘海邊非常愜意的清晨,  誰會不想早起看看這美麗的海洋及天空。加上為了增進大家以英文溝通互動的機會,每位學員皆與不同國籍的同學住一起,在一夜安穩的睡眠後,醒來和睡在左邊的荷蘭室友說:「goedemorgen!」  ,和睡在右邊的芬蘭室友說:「Hyvaa  huomenta!」,這是很有趣的經驗,我們都有各自的母語,但大家都以英文作為溝通語言,不但說明了語言的重要性,在溝通交流中也增添我們的國際觀。我們以英文互相分享多樣化的文化、甚至思想的差異,交談中瞭解原來荷蘭和芬蘭的教育也是學以致用型,每個學期不但在學校學習,還必須每學期至學校或醫院實習,如此一來,他們可以將課堂上所學的直接運用於臨床。交談之中更進一步了解歐洲語言病理科同學在學習過中的情形。


鼻音嗓音治療手法課程

▲ 鼻音嗓音治療手法課程



        而在語言治療密集臨床專業密集課程中包含溝通參與、problem  based  leraning和Johannes  Pahn  的鼻音嗓音治療手法等議題。「溝通參與」分別探討不同層面的應用:(一)病患經歷氣切階段時的溝通挑戰;(二)使用擴大及替代性溝通輔具增加生活情境中的溝通參與;(三)運用教練式技巧增進個案本身的能力,以促進個案的溝通參與;(四)比較不同國家溝通參與的評估工具。我們很喜歡其中一個定義:「溝通參與指的是能跟任何人溝通任何話題的能力」,然後,老師提到觀察孩童溝通參與能力的不同方法,例如:觀察法、使用問卷、量表等,再來老師還介紹了德國、義大利、希臘等歐洲國家用來評估溝通參與的工具,例如:CELF-4、PPECS、Nijmeegse  Pragmatiektest等。
        在problem  based  learning課程中,老師以分組討論個案方式指導學員們使用PBL的方法解決個案的問題,PBL的七個步驟為: 1.  澄清不清楚的名詞與內容(Clarify  unknown  terms  and  concepts) 2.  定義問題(Define  the  problem) 3.  分析問題(Analyse  the  problem) 4.  討論解釋的內容(Discuss  the  explanations) 5.  制定學習議題(Formulate  learning  issues) 6.  透過自學方式將你的知識填入(Fill  in  the  gaps  in  your  knowledge  through  self-study) 7.  分享你的發現(Share  your  findings) 老師給予每組不同個案,分別為語暢(clutter  and  stutter)、語言發展遲緩、雙語(bilingual)學習困難的個案。藉由小組討論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充分發言和討論的機會,從中我們學習到PBL的學習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互換,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要發言者,而教師則為引導者並適時給予意見;在討論的過程中,歐洲同學勇於表達自己見解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他們會仔細凝聽發言者的內容並給予肯定,並確認每位學員都有發言的機會,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至於Johannes  Pahn  的鼻音嗓音治療手法課程中,老師先講解鼻音嗓音治療手法的原理及執行步驟,再請每位學生實際執行治療手法步驟發出鼻音,老師會給予指導與回饋,如:協助修正姿勢或提醒增強腹部力量等,經由老師用心的回覆示教後,讓我對鼻音嗓音治療手法有更深刻的印象。另外,很棒的是芬蘭同學也分享了芬蘭學者所提出的嗓音治療方法,以玻璃吸管便可輕易執行的嗓音共鳴治療法,在親自體驗下,真的覺得整個發聲的喉部器官都放鬆了,又學習了另一種新的嗓音治療手法,真是獲益良多呀!


海報第一名

▲ 海報第一名



        在豐富的課程中,主辦單位也安排校外教學時間,帶領我們至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Olympia)  ,感受一下以往只能在書本或影片中才可見到這具有歷史性的奧林匹亞廣場,竟有此難得機會親自目睹歐洲前輩們對運動員鋪路留下的歷史痕跡,令人難以忘懷。
        接下來,令人既興奮又緊張的是分享聽語所海報內容的時刻,我們除了介紹聽語所的學歷背景、考生的教育背景、以及所需修習的學分及實習時數,我們還準備一張全球地圖,並以  “We  are  here!”標示台灣所在地,請所有師生找出自己的國家,並簽上大名,讓大家可以更知道台灣在全球的地理位置,並與歐、美國家的教授和同學有相互交流的機會。我們也準備台灣的名人及風景地區,讓大家對台灣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當同學看著李安的照片時,我們會主動問同學:  “Do  you  know  who  he  is  ?”  同學總是一臉疑惑地搖搖頭,當我們說:  “H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Life  of  Pie”  大部分的同學總是急忙的點頭  “I  know~  I  know~  He  is  Taiwanese?”  而同身為台灣人的我深感至上榮耀,毫不猶豫的點點頭。另外在台灣地圖上也放置數張101大樓、阿里山和太魯閣的照片,在我們介紹台灣的同時,可讓大家對台灣有一點點視覺效果的饗宴,其中大家對101大樓的反應最為熱烈,很多同學表示在新年時,總會在電視上看到101大樓綻放著五彩繽紛的煙火,希望有一天可以親自到現場度過新年。
        在我們熱情的介紹台灣與聽語所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海報獲得大家的親睐,票選為2013年海報第一名,真的令我們欣喜若狂,立即傳送佳訊給台灣的同學們一起分享我們的喜悅,這一趟歐盟之行真是令人滿載而歸、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更開拓了自己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