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景觀規劃概況與理念
撰文/ 總務長 曾育裕
更新日期:2004-09-18 Saturday
點閱次數:2414
本校地處北投區依偎在大屯、七星、面天、紗帽等山巒腳下,鄰近綠意盎然的關渡平原及淡水河、基隆河,四周有山有水、有溫泉及生態多樣化之動植物,因此形成如此景觀宜人及具特殊生態之環境,讓本校校園其延伸的自然景觀和動植物特色截然不同於他校。為結合校園內既有之花蟲鳥鳴等活教材及特色,以規劃出具備文化涵養、知性與生態性之活動教學教室,讓學生行走於校園間,潛移默化的獲得學習與成長機會,本校於九十二年向教育部申請五百萬元經費,另於九十二年及九十三年各編列一千萬元,共二千五百萬元,期為全校師生、全體員工甚至社區民眾塑造一天人合一之全人教育學習環境。
有了以上之共識,我們便著手公開徵求設計師為全校校園作規劃,其中邀集校內委員、專任教師與設計師,召開數次規劃會議達成共識後,為校區做出以下規劃。
壹、九十二年度規劃項目
一、 香榭大道區(名稱暫定):
後門至幟陽大道含宿舍前廣場區,改變柏油路面不可親之意象,以人本為考量全面用透水舖面結合宿舍廣場綠蔭花園,控制車輛進出,可做為校慶園遊會、社團博覽會之活動空間,並讓學生於放學後於宿舍廣場區能有一露天集會、活動、休憩、觀星、賞月等之區域。本區現已完工,本校將嚴格執行機動車輛的管制進入,確保行人生活休閒區之功能,以營造專屬師生活動空間,並請全校師生能夠配合,共享舒適安全之校園空間。
二、 水岸中庭:
打開教學大樓、圖書館、行政大樓與中庭水池區間之藩籬,並改善水池水質,讓學生於下課後能走入本校中心水池,享受池岸垂柳美景;讓美麗之校園景觀,不僅止於「只可遠觀」,也可親近賞玩其間。
三、 前門雕塑區:
打破前門雕塑區(止於至善之鳳凰)只能拍畢業照之迷失,打開圍籬、植入草皮、置入休憩矮石,四周種植一排黃槐,開花期能為親仁樓及行政大樓白色外牆添加一些春天色彩,使校園能更活潑生動。
四、 體適能中心二期:
新設水療設備等,配合第一期工程之健身房、韻律教室、體適能檢測教室及未來游泳池水療區,建構出完整之體適能中心,並透過體適能中心活動的舉辦與開放,給予教職員工生,更多接觸體適能運動之機會,中心將扮演著關懷與輔導角色,積極把體育教育融入教職員工生之生活中,進而養成終生運動好習慣,達到增強師生健康體能之目標。
貳、九十三年預計規劃項目
一、療癒花園:
籌設療癒花園,增加生死專業之設施與功能,提昇師生心靈健康之層次。
二、草本園區:
建構草本園地之校園景觀與校園步道,增加師生的知性,並能寓教於樂。
三、其他:
如景觀步道之建構、教學大樓後三角園區之重整等。
本年度校園景觀工程某些部分對原有校景的調整,如水岸中庭原拱橋的改建,以及某些樹木的移除,均是景觀設計師基於景緻障礙之影響,以及師生親近中庭步道途徑之客觀需求,所為不得不的選擇,立意本良善,惟導致一些質疑,特此一併說明。為加強全校師生之參與,明年度校園觀第二期之設計,將廣邀全校師生參與,總務處也會將相關資訊展示於網站上,以廣諮博議,期望求取更為理想之藍圖,以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目前九十二年度規劃項目預計本年十月十日全部竣工,施工中全校幾乎進入混亂局面,宿舍區及餐廳區漫天灰層,學生抱怨連連,我們所承受之壓力來自各方,也非常感謝大家共體時艱,「有非常之破壞才有非常之建設」,我們共同期待一嶄新之校園讓全校處處有學生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