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QUT大學暑期遊學心得分享
撰文 / 護二二A 陳欣欣
更新日期:2004-09-21 Tuesday
點閱次數:2235
從盛夏的台灣飛往寒冬的澳洲,心情卻沒有因外在的冷卻而平靜,取而代之的是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下飛機後隨著接待人員把每個人送往各自的寄宿家庭,同學都離妳好遠好遠喔!早忘了什麼是勇敢......幸運的我遇到了一位熱情又有活力的homestaymother - Maggie,她單身,還有一條高貴的狗女兒 - Natessia與她作伴,由於人口的簡單,房子裡充斥盡是浪漫與溫馨,也因為她,對於在澳洲,我有了安心的歸屬感!
了QUT入學報到時,才發現原來來上短期英語課程的人還真不少,分班之後,雖然沒有與其他北護來的同學同班,其實也訓練著讓自己用英文去認識新朋
友(溝通的第一部曲),班上有來自義大利的,巴拉圭的,泰國的,香港的,韓國的,台灣的and大陸,頗有小世界盃的味道,有一部分的人是已經在澳洲待上兩三個月以上的時間,他們是為了進QUT的研究所讀書而來,英文不甚強的我對於一開始的學習有點壓力,因為他們都比我厲害好多,尤其在聽新聞的時候更是挫折感百倍,但之後的振作(回家就看新聞,跟homestay mother看戲劇練聽力),都得感謝老師們的耐心,homestay mother的鼓勵以及同學間的互相幫忙,當然自己要努力是最重要的,在國外自己不外乎也是個大學生,學習其實主要也是得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說說而已,妳願意學,他們絕對願意教,有時候我還會嫌老師教得太認真了咧!與同學分享著彼此的語言,文化,傳統,與課業上的難題,或者戶外郊遊的樂趣,一直要到分別的那一天,早已培養起來的友誼實在令人依依不捨,一個月原來那麼的短。
如果有人問我說:遊學是不是等於玩,其實是對的!但玩的過程也等於在學習,妳必須問路,問價錢,看指標,吃東西,買紀念品等,在妳的眼前所見的都是英文,無疑是學單字與會話很好的情境資源,就像學校的英文老師說過,在教學生英文時,她會刻意的用英文激怒學生,因為人在受刺激時會讓自己更有膽量把話說出來,玩就有些類似這樣,為了要玩到,在怎樣的Chinese English也會逼自己表達出來,現在的我不敢說英文進步到哪,但我會比別人有膽去和外國人conversation。
QUT對NTCN的學生也是禮遇有佳,安排了相關的升學資訊,醫院參觀和一些討論,讓我們對未來的計劃能有多一個的選擇,這次的遊學能圓滿的成功,幕
後工程當然是北護能提供我們有這樣的機會(感謝國際學術交流組的莉如姊),QUT對於NTCN學生的關照,還有我最棒的Australia Mother - Maggie,她從沒讓我餓著過,一天的開始都由她為我準備一杯熱騰騰牛奶暖身開始,提供我玩的資訊,shopping的樂趣,在我離開的前一天還帶我去看夜景呢!至今回憶起來仍是耐人尋味啊,不曉得下一次再去澳洲會是何時,但至少現在的我會為著英文做持續的
努力!!加油囉
欣欣 Cindy 200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