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分享
撰文/長照所 李世代老師
更新日期:2006-06-05 Monday
點閱次數:2455
▲ 長照所李世代老師
李世代老師出身台灣大學醫學系(M.D.),且於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M.P.H.;主修慢性病及老人公共衛生學);歷任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台北縣貢寮鄉衛生所群醫中心主任、台大醫學院講師、美國國家疾病管制中心暨老化研究所(CDC, NIA)訪問學者、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醫學研究規劃、台大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及本校長照所所長,李老師同時多頭參與衛生行政政策體系運作;在專業之社團方面,擔任核心要職;在國際交流參與方面,多次受邀參加國際性研討會之主持人或主講人,著作等身。去年底,並榮獲英國國際傳記中心(IBC)通知入選英國國際傳記中心(IBC)通知入選全球百大傑出醫療專業人士。這次以 『社區老人腎功能老化之推估—台灣之研究經驗』獲得論文首獎,實為本校之光。
『台灣老年醫學雜誌最佳原著論文獎』首獎獲獎論文的主題:
『社區老人腎功能老化之推估—台灣之研究經驗(Aging of Renal Function Estimation in Community Elderly Dwellers—Experience in Taiwanese Population)』;或簡稱(Running Title)『台灣社區老人腎功能老化之推估(Aging of Renal Function Estimation in Taiwan Community Elderly Dwellers) 』
得獎感言:
本次得此最佳原著論文獎首獎,有點意外與突然,雖然過去因長年投入在老年醫學與長期照護上,曾得過一些肯定,但論文獎不多,因研究不易,具水準以上論文的研究及撰寫須耗神、耗心、耗力及耗時,加上我所從事之政策及社區研究領域,研究場並不在實驗室內,而是須到處東奔西跑,甚至須緊盯包括美國、日本及歐盟先進國家之動態,快速跟上腳步。而近十年來,一直有上不完的課、開不完的會議、做不完的計劃、處理不完的個案、參與不完的政策體制規劃等,總是忙碌不堪,連假日都耗光,亦不敢安排出國計劃,實在不易勻出足夠充裕的時間來絞盡腦汁從事研究寫作,故依稀已經多年未再獲得研究論文獎了。研究及撰述學術論文除了耗神、耗心、耗力及耗時之餘,尚需密集投入苦行,對已屆中年的我是一種不小的挑戰,何況以現有之眼力、智力、腦力及熬夜之能耐已大不如前,亦難以長期挑燈夜戰。
因為出身家庭醫學之專業背景,且篤信醫學之發展應奠基於為大眾處理、解決或改善健康照顧問題,故多年來,個人在研究上即以探究公共健康及照顧相關之議題為研究之主軸,再由此觸及其他。從早年(1987年起)從事之社區醫學研究,包括「群體醫療執業中心醫療成本分配研究」、「綜合基層保健服務模式研究」、「衛生所報表簡化之研究」、「婦幼衛生服務、用藥偵測及指示用藥準則」、「全民健康保險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之規劃及評估」、「疾病與健康問題分類(ICD)與國民正確死因註碼之應用」等之社區健康體制問題之探討與解決,到處理急迫性大眾健康議題與發掘大眾性健康問題而參與「輻射污染建築物暴露受害居民之問題研究、評析及保健衛教介入…等」、「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計劃」。約略於至九○年代,因感於國內婦幼衛生已告一段落,老人問題之探討更為重要,即爭取赴國外研修老人公共衛生、慢性病及長期照護問題,斯時起即跳脫既有臨床醫療思維,完全將研究重心投入「老人及長期照護問題」之研究發展領域,除了因緣際會地規劃撰述了「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醫學研究規劃」之外,自斯時起亦開始廣泛參與系列之老人及長期照護政策制度面之研究,包括有「慢性病患者臨床調適之研究」、「基層社區老人跌倒之介入性研究」、「壓瘡盛行率、危險因子及介入措施之研究」、「長期照護機構職能治療服務模式之發展」、「建立我國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計畫」、「長期照護個案管理人員制度及養成計畫」、「長期照護之社區化策略」、「健康體系政策研究國際合作網絡計劃」、「健康保險與老人健康研究計畫」、「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病ICD-9-CM分類代碼之研議」、「老人在宅健康照護工作模式及評估計畫」……等,此外,因涉獵面較廣且實務經驗豐富,亦常受邀參與或協助多種專案計畫,包括「社區保健指標之設計與評估」、「基層健康照護體系之奠立」、「預防保健與幼兒研究計畫」、「太極拳對預防社區老人跌倒及降低其醫療使用的效性」、「台灣衛生所之歷史回顧與網路資料庫的建立」、「各國基層保健體系比較」,還有參與日本之「亞太八國老人醫學推廣計劃」、「長期照顧制度規劃研究委辦案━長期照顧資源開發規劃研究」、「勞工保險殘廢給付判定方式變革之必要性研究」、「ICD-10台灣版之編撰」等。目前正從事「衛生所對老人及身心功能障礙者長期照護追蹤研究」、「輻射污染建築物住戶及民眾健檢結果統計研究分析」、以及由美國提供資助之委託研究「建立老人用藥安全環境」等,未來尚有可能投入「國際健康功能及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之引進及應用研究。
本次能獲頒老年醫學最佳原著論文獎首獎之研究議題乃緣自過去多年來參與一項中央研究院及衛生署大規模之『台灣老人營養與健康調查研究(NAHSIT) 』,我亦期望能透過本研究計劃從全國一般社區之老人分層抽樣二千多個社區樣本尋出一些健康功能變項之斷面性之常模(norm)分佈。因為老化涵蓋了多方面之自然過程,幾乎包含所有的器官組織,而腎臟常被視為全面老化過程之重要部份,期盼能透過簡易之實用操作來推估社區老人腎功能的老化趨勢。本次獲獎論文的主題乃嘗試推估國內老年人腎功能之常模,作為相關臨床、研究、公共衛生、衛生教育重要之指標參考。論文寫作之初,原先欲往國外出版,故以英文撰寫,後以時間因素考量其時效性,以及研究結果對國內的重要性,也受力邀而改在國內台灣老年醫學雜誌出版,因而受到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