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學、逗、唱」樣樣行---幼保系大四瘋比賽


撰文/ 嬰幼兒保育系四四A 蔡麗玲、李佩娟、余祉瑩


更新日期:2008-11-27 Thursday
點閱次數:3773

獲得全國說故事比賽「第二名」與8000元獎金的榮耀時刻。

▲ 獲得全國說故事比賽「第二名」與8000元獎金的榮耀時刻。


**年輕不留白,大四賺獎金
        暑假期間,因為參與了系上協辦的「台日大學生交流活動」,我們常常到學校。所以在開學前於系辦公佈欄上看到比賽資訊,其中豐厚的獎金吸引了我們,又想到大四課較少,星期一、二都沒課,應可以來準備比賽,而且還可增加自己的經驗,於是一群有熱情的同學就一起報名啦! 至於我們參加了什麼比賽,請參考下面連線:


道具大觀:(上)土地公帽、生肖指偶、海報、(上)玉皇大帝帽。(中)兒歌比賽前一日的衝刺。

▲ 道具大觀:(上)土地公帽、生肖指偶、海報、(上)玉皇大帝帽。(中)兒歌比賽前一日的衝刺。


**參加比賽的點點滴滴、收穫與心得 準備比賽的過程不外乎是,不斷的討論、練習、做道具。為求完美的演出,我們連續好幾個禮拜都早出晚歸到學校準備比賽,甚至是住到同學家,一起做道具、一起排練、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培養出強烈的革命情感、刻苦耐勞的精神。其實過程是很辛苦的,我們常常睡不飽,要四處奔波張羅比賽所需物品,還要操煩各種雜事,像是聯絡主辦單位、製作道具、借學校場地練習、設計服裝造型…等,但是我們卻樂此不疲,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目標、無比的熱情,想要為系上爭光,也為我們的大學生活留下精采的一頁。
        
        因為有許多相處的時間,讓我們更了解每個人之間不同的個性與專長,例如:有人個性嚴謹,能幫大家注意到許多小細節;有人個性活潑,能在大家身心俱疲的時候,製造歡樂,讓大家振奮精神;有人手很巧,可以做出讓人驚豔的道具。大家有不同的才藝(彈琴、唱歌、演戲),不同的能力(企劃、創意、執行),但對於一個團隊來說,有這些條件不一定會有好的表現,重要的是隊員經過不斷的磨合,彼此更能互相合作、鼓勵,發揮團隊精神,締造佳績。
        為了參加比賽,我們付出了很多金錢和時間,為的是創造美好的回憶與宣傳本校系。因為我們在校外常會被問到「你讀哪裡啊?」,當我們報上自己的校名「國立台北護理學院」,人們往往都要思考五至十分鐘,大家只記得學校的前身「台北護專」,都不知早已改為「台北護理學院」,加上只要提到護理這個名詞,往往認為我們畢業出來就是要當護士,基於上列因素,讓我們很想大聲的說:護理學院也有幼保系,我們是邁向卓越教學的健康照護大學!而且參加全國性的比賽,能和其他學校師生互動,建立良好的關係,開拓我們的視野,可以打破學生並不是只能讀書而已,這是一種很好的多元學習方法。


榮獲全國兒歌競技大賽「亞軍」時,在台上開心大合照

▲ 榮獲全國兒歌競技大賽「亞軍」時,在台上開心大合照


於是,在此鼓勵學弟、學妹們多多參與比賽,拓展新視野。跨出校門走出去,讓人們知道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是個多元發展的學校,有護理系、幼保系和其他健康照護相關系所,而我們學校的幼保系更是全國幼保界的權威!
        最後要感謝金寶主任的全力支持,籌措經費協助我們出去比賽時所需耗費的車資、住宿餐費、道具等費用,也因為系上開設多元的幼保相關專業課程,例如:嬰幼兒音樂與律動、幼兒文學、兒童戲劇、…等,讓我們得以在這些課程中獲得許多比賽時所需的知能,能學以致用,將所學的學理知識運用在實際的競賽中。同時要感謝學校為幼保系設置的各類專業教室等空間資源,例如:樂育樓五樓的感覺統合教室、三樓的多功能地板教室等,以及全校唯一的明倫館舞台,讓我們有練習、排演的空間。此外,同學與家長的支持與鼓勵,更是我們活力的泉源,因為他們的關心,更能勇敢面對困境,順利解決問題。事實證明,在準備參賽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辛苦與汗水,澆灌成今日豐碩、甘甜的成功果實。大家真的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