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文學獎」第二名
撰文/ 護二二C 洪巧儒
更新日期:2009-03-23 Monday
點閱次數:3504
屋簷上的燕巢裡,一隻隻嗷嗷待哺的小燕相繼破殼而出,燕媽媽幾天以來不停的覓食,為的就是讓小燕們快快的長大,直到可以學習飛翔的那一天。但是並不是每隻小燕都可以在燕媽媽的期待下,順利的在藍天下展翅翱翔,總是會有那麼一兩隻,拍不動羽翅、跟不上飛翔隊伍,偶爾重重摔落地面……。在擔任早期療育志工期間,正看見了無數努力想飛高,卻揮不動羽翅的小燕們。
因為服務與人生的課程,讓我再度踏上志工之旅,因為喜歡小孩,而且是喜歡「與眾不同的小孩」,所以選擇了到早期療育機構擔任志工,服務的對象便是發展遲緩兒,雖然這次的志工服務很簡單,就是單純的托育工作,但是在這簡單的工作裡,卻勾動出我複雜的心情。
說出的話字不成句、語不成調,行為我行我素、沒有社會化,完全獨立在自我的世界裡,這些都是那些孩子們給人的印象,然而,這個景象總是在沒有剪接、沒有NG的直播現場,反覆出現在每個志工眼前。即便受過護理專業訓練的我,在第一時間也不知所措,唯有用蠻力與之共度那些時光。直到遇見一個四歲的小男生,他口齒不清、精力旺盛,眼中沒有他人的過動兒,一天下來就跟著他「追、趕、跑、跳、碰」,我的體力透支,他卻依然精力充沛,還不停高高跳起用力下跪,膝蓋與地板大力碰擊的發出聲響來表示他的喜悅,深怕他膝蓋受傷的我,卻不知該如何讓他知道不要用這樣的方式表示開心。此外,語言發展遲緩的他,卻對顏色與數字特別敏感,在復健老師的遊戲中,他總能精準的說出每個顏色的英文及正確辨別並唸出每個數字,當下實在很難想像,他是一個連謝謝、再見都說不清的孩子,我在轉頭間發現他的媽媽露出一抹感動的微笑,我想這對一個照顧遲緩兒的媽媽而言,是多大的欣慰。
為孩子找出一片天,換得的卻是一間間將他們拒於門外的學校,但父母依然不放棄的找尋機會;孩子們純真的來到這個世界,卻不明白自己為何與正常的小孩不同,他們一樣會開心的笑、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無比的好奇心,只是他們拍不動自己的羽翼、他們比別人更晚起飛、他們一直跟不上飛翔的隊伍,但是我知道他們也想遨遊在這個無邊無際的浩瀚藍天裡。
永遠記得一位家長告訴我的一句話:「帶了他們一天你們一定很累吧!但是他們對我們而言卻是一輩子的負擔與煩惱。」當下真的覺得自己好幸福,我的生長過程平安順利,從來不知道被異樣眼光看待是怎樣的心情,更未曾有落後在飛翔隊伍的經驗,我又何能真正體會那些父母的心情,又何能去感受遲緩兒一路踉蹌的生長歷程,也許我能做的便是釋出關懷,即便只是一個微笑,也期許身邊的人當遇見那些不一樣的天使時,能夠不吝嗇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甚至可以真心的接納他們,讓慢飛的小燕們,有信心的再度揮動翅膀,迎接未來充滿希望的蔚藍天空。
▲ 評審評語:
徵文作品中,以志工服務的心得最具人文關懷的內涵,不過這類作品多半樸素而欠缺文采。(小燕慢飛)最大的優點就是巧用譬喻,以「慢飛的小燕」形容發展遲緩兒,貼切的詮釋出遲緩兒慢飛的世界,用詞巧妙,文意也相互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