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研究特優教師–高美玲老師
撰文/ 護理助產研究所
高美玲老師
更新日期:2012-01-10 Tuesday
點閱次數:4412
▲ 高美玲(第一排居中坐產球者)和助產所的學生
在本性中,我其實是個閒散的人,記得剛從美國回台在本校任職之初,或許是因為長久積壓的研究與寫文章的壓力,我就打定主意要當「終身的副教授」,不接研究,不發表文章。然而,我的 上帝卻不這樣想(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透過環境上的一些因素(同事離職及上司的交辦等),我突然白白的「得到」了主持兩個研究計畫的機會:一為國科會、另一為教育部的計畫。這兩個計畫,打亂了我自己的「人生規劃」,但也開啟了我在國內的研究之門,我開始覺得做研究不僅是大學教師的責任,也是一種義務。在我開始思索未來研究的方向, 上帝又為我開路:當時(1998年),郭素珍教授因為出國進修無法參加由WHO講師訓練國內首批母乳種子教師的研習會,而轉讓我參加,這是相當難得的機會,因為以我當時在台灣的「知名度」根本是排不上這樣的受訓機會,受訓後我認識國外在推動母乳的狀況及「愛嬰醫院政策」。由於這樣的機緣,我選擇「母乳哺育」為我的研究方向, 上帝讓我對這個主題一直有熱情(compassion),也將一群「母乳狂熱份子」放在我的身邊,在遇到瓶頸時,能因著這兩個因素繼續堅持,且在研究的擔子上是輕省的。多年來,我一直獲得國科會、國民健康局贊助在母乳相關的研究,也因為一群同好一起投入國內「母嬰親善醫院認證」,國內的純母乳哺育率由1996年5%(產後一個月),提昇到住院期間及產後一個月純母乳哺育率分別為36%及40%(2011年)。而近五年來擔任研究主持人(7件)、共同/協同主持人(15件)的研究案共計22件。
在撰寫文章方面, 神也讓一位同是基督徒的護理先輩邀請我一起投稿,她常常將文章撰寫一半後,讓我嘗試完成討論與結論(或是加上文獻探討),看到文章一篇篇地刊出,我相當滿足,也如同農夫嚐到辛勤工作後所得果子的甘甜,雖然過程中也歷經退稿、修稿,往返多次,有文章在三退三修後已經歷時二年,但我也看到該學者對自己研究成果的負責與堅持。我也開始嘗試將自己的研究及指導的學生之論文發表,也很謝謝護理系寬佳老師,一直將他在統計上的突破,樂於分享給同仁們,使我在發表的文章中之品質增進許多。近5年我來共發表文章35篇(中文17篇,英文18篇),其中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之文章共計19篇。
回顧多年來的研究及撰稿經驗,能得到研究特優教師的殊榮,我僅能以恩典來總結,因為要學習的仍很多。
▲ 高美玲(第二排左二)和推動母乳的好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