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命哲學與情緒管理
撰文/ 學術服務組
武麗君
更新日期:2012-05-17 Thursday
點閱次數:3112
▲ 曾教授講演。
情緒適以被管理嗎?理性與感性的糾纏,究竟是一步一驚的衝撞?或是相融交接後,重新看見人生的桃花源呢?
5月10日一場健康創意講座,在本校親仁樓B314教室舉行,邀請曾昭旭教授談「中國生命哲學與情緒管理」。曾教授在講演中,先以文化解題談西方文化對現代人生活的影響,進而從創新的角度,解讀中國生命哲學中對情緒的洞見與認知,進而萃取調適的法門。
曾教授指出,近代西方文明的發展,自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發韌,於19世紀為其顛峰,但在過度強調理性的過程中,為資本主義的失序與質變埋下伏筆, 20世紀裡即看到西方文明的千瘡百孔。近二十年間,雖有EQ情緒商數的創發,但「情緒管理」的內涵,仍援引西方的理性思維,希望藉由理性管理情緒,情感成為被框架與壓制的對象。
▲ 會中,活動策畫人鍾教授亦提出精闢的回響。
他強調:感情是生命主體、情緒是感情的流露,中國哲學中講求恢復「良知良能」,「明心見性」,都是主張直觀生命的本體,強化內在的自覺能力。他並指出,今日社會中,科技帶來方便、迅捷,我們卻在其所建構的綿密網絡中一刻不得閒;透過電腦、網路社群,人際間似乎有著頻繁的互動,但卻是被數據、符碼所蒙蔽,很多你以為的「是」,只是個人主觀的投射,非真實的認知與感應。在這環境下,人們習於隱匿感情,忘記人際的互動是要交流接觸與感應的,人與人之間只有更形疏離、孤寂。
老子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便在說明「為學」要用加法,恢復生命的健康卻要用減法。要將生命內在長期積累的舊傷隱痛、成見執著、社會化制約、防衛機轉不斷化除,生命的自然狀態才能恢復,重現自由與活潑的本體。
禪宗所謂「飢時食,倦時眠」亦即是一種「活在當下」的體現,也呼應當前的養生理論。現今,很多文明病的衍生,皆因受制於許多社會的框架,忽略生理需求,制約自我的感應,以致諸如失眠、焦慮等身心症皆由此而出。
他強調,要將人生的重心重新調整,抽離社會化的「規格」、「常模」、「一致」等訴求,放下對知識的過度依賴、恢復生命活潑的本體,秉持自覺的心,方可看到更多的機會與可能;如此,勇敢跨步、樂於嚐試,在每一步裡照見個人真實的感情,每一步間觸發創新意念,人生行旅就能步步都是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