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托嬰機構品質評估改善系統(QRIS)及嬰幼兒學習指引(ELG)」專題講座 參與心得
撰文/
幼四三A鄭雅婷
更新日期:2016-04-18 Monday
點閱次數:3721
【編按】本校為強化產業學院「托嬰服務產業人才學分學程」之師生及建教合作機構之專業發展,嬰幼兒保育系特於民國105年3月23日(星期三) 邀請美國學者林秀錦博士進行「美國托嬰機構品質評估改善系統(QRIS)及嬰幼兒學習指引(ELG)」專題講座,介紹美國各州政府主導與推動的托嬰機構品質評估改善系統(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簡稱QRIS)及建立嬰幼兒學習指引(Early Learning Guidelines,簡稱ELG),除了解美國近幾年如何透過對托育機構品質分級與認證,也借鏡美國提升托嬰品質的重要革新。
▲ 林秀錦博士進行專題講座
在上大學之前,O~2歲幼兒托育是我較少接觸的區塊,所幸之後藉由大學課程,我有了到保母家實地參訪的經驗、學習為0~2歲幼兒規劃教保活動、舉辦親子工作坊活動。記得那次工作坊看見爸爸媽媽帶著小小孩來參加活動時,我的心是充滿悸動的,這是第一次我們策畫活動內容與實際執行,真的有家長願意信任我們並帶領著幼兒來參加,也在這次寶貴的經驗與家長熱情回饋中學習到了許多;在大學課程中,老師帶領我們參觀公辦民營的托嬰中心,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托嬰中心的現場,這經驗讓我出乎意料,我低估托嬰中心幼兒們的能力,原來托嬰就開始讓幼兒操作一些基礎的教具,可以坐椅子圍一圈專注不吵鬧的聽故事,幼兒吃飯時也可以嘗試著自己擺設餐具,並且不用一定需要他人餵食;這些經驗都激起我對托嬰領域的興趣,所以很感謝學校與老師安排這場演講,演講內容是美國托嬰機構品質評估改善系統及嬰幼兒學習指引的介紹,可以認識美國的托嬰機構相關資訊,又可以藉此對照美國與臺灣的托嬰評鑑不同之處,實在是受益良多。
林博士向我們提到,保教品質低劣造成有些園所的物理環境和人際氛圍甚至危害兒童身心健康,可見保教品質有多重要,而美國州政府選擇在規範立案法規與保教品質的提升與改進來著手,還研發出星級執照頒發制度。園所能依教職員工的教育程度與園所標準,獲取不同星級的星級執照,最多可得到五星這份榮耀;接著我們一起探討怎樣的托嬰品質符合幼兒需要,林博士特別強調美國的托嬰機構非常重視家庭、家長的參與,這點在臺灣托嬰機構評鑑項目中—托育活動的親師交流與合作也有提到,強調家庭、社區與托嬰機構的連結;美國也建立了品質評量制度與演講主題提到的品質評級與改進制度,品質評量制度原先是為評量托兒所托兒品質而開發的,經修正後成為現在美國多數州採用的品質評量制度,多數州採用後會提供技術支援與財政鼓勵來獎勵或激勵品質的提升,而提供的獎學金更是讓教職員工用來修課提升專業成長發展;在嬰幼兒學習指引中,強調關注師生(照護者與嬰兒)需要回應性的照顧,托嬰服務不再是刻板的認為只需滿足其生理需求、注意安全,提升到注意照護者與嬰幼兒的情感連結,並提供處處都可學習的活動指引,加州將嬰幼兒學習及發展根基分為四個領域,分別是社交情感發展、語言發展、認知發展、官能和動作發展,展示促使學習和發展機會更加豐富充實的策略和信息,以上皆是美國在托嬰部分所做的努力。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有評鑑與輔導,但較少注意到托嬰中心的評鑑與輔導,在聆聽完林博士的演講後,我也上網搜尋托嬰機構評鑑的相關資訊,我才知道民國一百年臺灣就開始托嬰中心的評鑑,依法各托嬰中心每三年至少要接受一次評鑑,藉由專家學者的專業檢視,讓托育服務品質更有保障!這次演講讓我對於托嬰現場多了一份省思,期盼托嬰服務能在大家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