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就是要來回互動


資料提供 / 彭向陽教務長、湯雪溶行政助理


更新日期:2004-09-21 Tuesday
點閱次數:2882

與英文跳恰恰  語言學習就是要  來回互動


在一片與國際接軌的聲浪中,英語能力的提昇成為必然的要素,彭向陽教務長於今年元月完成一份針對本校學生英語運用能力之初步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本校研究生在使用英文回答考題及使用英語期刊資料的情況,比大學部學生高。二技與四技相差不大,但在閱讀英語教材能力及接受度方面,二技學生之接受狀況及理解教材能力較四技學生為佳。 為瞭解本校四技、二技及研究所學生使用英語的狀況,教務處於去年十二月發出〞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問卷〞,詢問對象為本校專業科目及專業基礎科目教師,共發出131份,回收57份。問卷分析結果於今年一月十七日在本校舉辦擴大教務處會議中,提供洪振耀教授演說「從護理精神談技職外語」時參考引用。 這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0%以上之研究所授課教師使用英文教材或講義,研究生閱讀英文教材或講義的能力尚佳,對英文教材均可接受。專業專有名詞的使用均以英語為主,考題使用英文的情況頗多,四成多學生利用書寫答題的情況仍以中文為主,但也有約三成多學生直接以英文書寫,有半數的研究生已經常使用英文期刊作為報告寫資料之參考。 二技在專業課程上的教科書或教材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學生必須經常查字典才能閱讀英文教材。對英文教材即使可以接受也多有閱讀上的困擾。專業專有名詞大多中、英並用,考題的專有名詞必須中、英並列,若需以書寫方式回答也多以中文為主。70%的學生於找資料寫報告上使用英文期刊的機率只有25%。 四技在專業課程上之教科書或教材多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半數以上學生閱讀英文教材非常吃力,又近半數學生排斥英文教材。雖然教學時專業上的專有名詞使用、英並用之方式,且考試時也以中、英文並列方式出題,但學生在筆試方面回答問題時,仍是使用中文回答為主。約80%的學生使用英文期刊寫報告找資料的機會在25%以下。 至於本校教學英文組在英語教學上的困難處如下:    (1)一班學生人數至少在35人以上,以至於老師無法在課堂上和每位學生充分互動練習。 (2)由於不同層級的學生在同一班上課,老師無法兼顧學生的英語能力個別差異性。 (3)學生就讀本校時的英文能力尚不足以應付大學層級的基礎或專業課程所需之能力。 (4)英語能力差的學生需要更多的聽、說、讀、寫、文法的補救教學。目前本校尚未有實施補救教學的整體配套措施。 (5)學生投入唸英文的時間不夠多。 (6)學生對自我的英文能力信心不夠。 (7)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不強。 (8)學生對自我的英文能力要求期許不高。 (9)學生不懂自我學習英文的工具與文法。 (10)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障礙一無所知。 (11)同時段授課的英語教師們必須輪流使用G108英語自學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