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護大攜手市聯醫共創「移動健康」- 行動不便者恢復「行動自主」不是夢
撰文\專業實務能力鑑定中心
更新日期:2023-04-28 Friday
點閱次數:3724
▲ 攝於廣慈博愛院複合醫療大樓
左起:(前排) 王秋惠護理長、吳岳霖營運長、陳修聖院長、璩大成總院長、吳淑芳校長、喬培偉總裁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推展「移動健康-回復獨立生活的自主權計畫」,著眼於中風等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 PAC)之行動復能模組課程、服務模式、及照護創新技術之發展及推動,積極攜手產業之優秀法人及企業共同推動高端行動復能服務。
北護大吳淑芳校長感謝教育部補助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北護大將延續「高齡精準照護人才培育基地」成果,為因應「精準醫療/精準照護」和「復能、自立支援」的需求,透過智能輔具、智能健康管理系統,建置實體的「智慧醫療科技復能人才培育基地」和驗證「PAC復能照護服務模式」,串聯相關產業、建置「研訓檢用」合一的復能專業技術人才培育機制。
吳淑芳校長表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深化北市社會福利服務量能及可近性,規劃廣慈博愛園區作為全臺旗艦示範型社福園區建置地點,並以針對個案擬訂個別化之復健/復能照護計畫為發展重點,切合該計畫推動目標。北護大與北市聯醫111年11月簽署合作意向書後,在學校建置科技復能基地之外,北護大預計也將投資科技復能設備於廣慈,成為本計畫基地之一,務必使合作場域之服務個案呈現更卓越之行動復能成效;為培訓未來產業所需之科技行動復能人才,人力培訓將以學生於校內受訓、訓後至該場域實習、並銜接畢業後於原職場就業。
璩大成總院長期許廣慈園區可成為北市之科技行動復能示範場域,最特別的是朝向「智能復健」發展,並推展科技行動復能服務項目如復建機器人、鏡像手等科技,將活絡復能相關產業,使長照設備及復健療效大幅升級,品質不斷提升。
「北護大移動健康計畫」結合科技行動復能設備與人才培育,希望能幫助中風或行動不便者,更有效率地回復較佳的自主生活能力及健康,如試辦後順利推動,將可為臺灣之急性後期照護帶來創新性的改變並造福民眾。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吳淑芳校長與臺北市聯合醫院璩大成總院長簽署合作意向書
▲ 攝於廣慈博愛院複合醫療大樓
▲ 失能者使用高端智慧外骨骼機器人(Keeogo)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