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創業心法X未來創業家 創新創業系列講座
撰文\育成中心 鄭鎧祥專案經理
更新日期:2024-03-29 Friday
點閱次數:2147
112年度創新創業CEO系列講座總回顧來囉!因應不同面向的創業產業及全球永續發展議題,北護大育成中心此次特別邀約「印花樂」沈奕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蝶釀永續」劉皓執行長與「幸福良食」吳詩涵執行長,為本次CEO系列創新創業講座深入介紹各自不同的創業歷程和心得分享。現在,讓我們一同回顧這場系列講座中的精彩時刻。
▲112年度創新創業CEO系列講座合影。
揭開系列講座第一場的創業主題為《創意印花x無限樂趣》,由「印花樂」沈奕妤(Ama)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為本次講座進行創業歷程分享。印花樂是一家由理想孕育而生的公司,致力於打造平易近人的美感生活為創業目標,期盼運用創新的動力有效改善紡織產業現況,同時證明台灣設計品牌是兼具企業化與國際化的實力,進而實踐「自己好,也對世界好」之創業理念。於創業歷程中,面對台灣車縫加工供應鏈面臨老化和缺工等挑戰,印花樂與NGO團體攜手合作,在高雄和嘉義分別建立了兩個社區工坊,為當地的地方媽媽們提供有尊嚴且穩定的工作機會,這項「社區生產」行動不僅強化當地社區發展,亦是印花樂積極參與「供應鏈扶貧」的一部分,提供關懷當地社區和持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的做法,體現出印花樂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堅持與努力,同時建立可靠的生產夥伴,使得整體供應鏈更加穩定,共同創建更具社會價值的企業營運模式。最後,在團隊經營管理過程中,印花樂特別規劃了每週的「花語週報」,目的是讓設計師們能分享彼此的設計概念和創作理念,有助於激發多元化創意發想,以提升團隊間相互交流與合作,進而凝聚企業內部向心力,型塑充滿創意且兼具溫暖活力的創新企業新文化。
第二場「蝶釀永續」特別邀請到青年創業家-劉皓執行長以《剩食新生命x永續影響力》為主題分享Baked Tipsy品牌創業歷程,創業團隊均來自一群志同道合且對永續發展充滿熱沈的夥伴,考量食物是為每日生活的必需品,於是團隊以飲食作為永續發展的創業起點,攜手共同創立了專注於食物升級再造,致力於永續發展的新創公司。關於剩食議題,普遍大眾可能會聯想到即期品商店、報廢食品、廚餘回收等,但經團隊深入調查後發現,剩食麵包亦是屬於剩食問題的重要一環,於是團隊在瞭解國外曾有以剩餘麵包釀酒的成功案例後,決定突破原有的食品再造技術,開發以即期麵包製成的永續啤酒作為兼具創意與永續的創新商品。經過不斷地挑戰與嘗試,同時配合地方政府給予在地資源的幫助,透過創業競賽、創業指導與產業相互經驗交流下,得以讓剩食議題的解決方式獲取更進一步的技術創新,以達到減少剩食之目的。透過改造即期麵包和酒粕的食物升級再造技術,Baked Tipsy期許向社會大眾傳達永續飲食的概念,誠如蝶釀永續名稱的由來,希冀消費者在透過購買永續商品時,像蝴蝶效應般以小小的力量漸漸影響整個環境永續性的發展,進而降低剩食問題,以實踐零剩食循環,共創永續綠能新環境。
▲圖左:「印花樂」沈奕妤創辦人(右),由育成中心蔡君明主任(左) 頒發感謝狀。
▲圖右「蝶釀永續」劉皓執行長(右) 及活動主持人合影。
系列講座壓軸第三場由「幸福良食」吳詩涵執行長以《青銀共農x幸福千千歲》為主題,分享她因結婚而從都市女孩勇闖到南部成為農夫娘的創業歷程。由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農友們共同組成「千歲團」,結合返鄉科技青農們,以青銀共農模式生產下,提供返鄉青年專業技術的傳承培訓、契作、代耕、採收與產銷履歷申請服務等,希冀能讓老農們安心養老,讓青農們能夠注入農村,得以協助解決農村人口老化以及農田廢耕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時致力於實踐永續發展三大目標,分別為消除飢餓、保育陸域生態以及責任消費與生產,以天然無毒、友善耕作的農作方式,讓大自然的土地能夠永續發展。於講座分享過程中,執行長勉勵莘莘學子:「人生無標準答案,關鍵在於清楚自己追求何事。」不要迷失在他人意見,而是要明確自己的目標,衡量思考自身的優勢所在,主動尋找適合的社會資源,以此提醒學子們需獨立思考,抵擋外在影響,堅持自己的價值和目標。期盼在人生的未來路上,唯有堅守內心信念,才能達成真正想要的人生目標。
本年度三場創業CEO系列講座報名相當踴躍,反饋良好。經由成功創業家們的創業歷程分享和互動問答,讓學員更深入了解創業現況與獲取創業資源的分享。從創業心得分享中,亦讓學員更進一步瞭解創業的艱辛和挑戰,無論面對任何困境,應秉持堅持的信念、歷經不斷嘗試與經驗累積,終會迎來豐碩成果之時。期許學員們於未來創業或社會歷練中,能夠持續成長並持續累積自我新價值。未來本校育成中心將持續提供更豐富的創業知識和創業資源分享,持續推廣育成創新創業服務,營造北護大校園三創之風氣。
▲ 圖左「幸福良食」劉詩涵執行長講座分享。
▲ 圖右「幸福良食」劉詩涵執行長(左二)、育成中心蔡君明主任(左一)、大同大學梁奮鵬經理(右一)及活動主持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