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項學習的原則
撰文/管二一A林育秀
更新日期:2005-01-21 Friday
點閱次數:2268
在鍾聿琳教授所教授的教學原理這門課程中,老師與本班同學共同歸納出下列十四項學習的原則,這些原則可以提供課程設計者做為參考,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輕而易舉把握這些原則,提昇學習成效。
學習的原則:
1. 學習是需要有動機的:有動機的學習更能驅使學生學習的意願,這些動機可以是感興趣的課程、對學習者本身是具有益處的,像是獲得學位、學習結果是好的,像是得到獎賞或獲得升遷的機會、能夠增加自我的技能使自我成長、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可以解決應無知而造成的問題、增進自我的魅力與自信、結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甚至是找到好的對象,這些都可以是學習的動機,所以也可以說是因為有學習的需要而來學習的。
2. 學習是要有自我目標的:必須要有時間、有目標的規劃自我的學習目標。
3. 學習是需要互相學習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有同儕的合作,與競爭者做良好的競爭,經過一連串的活動而學習的。
4. 學習是需要良好的環境的:這裡指的環境,包括了
5. 學習是需要有創意的:學習的過程是可以製造問題,進而創造自我的。
6. 學習是需要具有邏輯性的:能經由不同的層次,達到學習的效果。
7. 學習是需要有模仿對象的: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有範本,像是老師、書本等。
8. 學習是需要經過演練的:要將所學習到的技能、方法經過不斷的演練、實做,來讓這些技能、方法真正的屬於學習者本身的。
9. 學習是需要自我鞭厲的:要能夠自我要求,才能夠達成學習的目標。
10. 學習是終身的:學習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他是需要能有恆心與耐力的。
11. 學習是需要有資源的:必須要有良好的支持系統,才能夠繼續的學習。
12. 學習是要經過評量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是需要不斷的評量,來修正學習的目標,以及檢視自我的學習成果。
13. 學習是需要有一段過程的:這個過程可能是煎熬的、或是快樂的,也是需要有時間能夠讓學習者將其所學一一完成。
14. 學習是需要有一個基礎,讓學習者來自我建設,完成屬於自己本身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