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嬰幼兒保育系---兩岸早期教育學術交流參訪團紀實
撰文\嬰幼兒保育所
研究生 吳佩霓、周恬伊
更新日期:2008-06-18 Wednesday
點閱次數:4255
隨著兩岸交流與互動日益頻繁,由嬰幼兒保育系段慧瑩教授與陳真真教授帶領系上大四與研究所學生:吳芊儀、許婷嫒、林庭安、姚嘉樂、楊佳欣、黃碧珊、朱張瑛、吳佩霓、周恬伊及其他幼教夥伴,總計25人,組成「北滬華東早期教育學術交流參訪團」,於97年3月27日至4月2日展開為期七日的上海華東參訪之旅。
本次交流係以大陸指標城市─上海以及華東地區早期教育發展實況為主要參訪地區,計畫目標為:一、藉實地考察瞭解大陸華東江蘇省地區嬰幼兒教育發展現況,以資借鏡。二、增進台灣與大陸嬰幼兒早期教育培育機構之學術交流,發展可行之學術合作計劃。三、透過參訪擴大師資培育之學術機構整合兩岸幼教資源,發展多元生涯進程、增進專業實務知能。
本次參訪園所幸獲三之三國際幼教機構負責人吳文宗先生的協助與款待,協助聯繫多所具代表性之多元幼教相關機構,包括民營幼兒園:宋慶齡幼兒園、中國福利幼兒園;台商民營幼兒園:三之三古北園、三之三加城園;公辦幼兒園:上海市普陀區白玉新村幼兒園、小不點幼兒園暨早期教育指導中心。以及上海首創之花婆婆兒童繪本館外,更增加與當地幼教人員培育學校「華東師範大學」交流機會。
▲ 嬰幼兒保育系段慧瑩老師與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交換兩岸幼兒教保育叢書
參訪發現兩岸風情與地理環境差異造成對嬰幼兒早期教育與培育方式之差異,卻也有相同華人背景的近似感。台灣教育與進修資源豐富,但園所環境深受都市化地理因素讓環境較為狹小封閉,孩子活動空間不多;此外,尚需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反觀實施一胎化政策的大陸,在華東江蘇省地區仍對嬰幼兒教育有很大的需求,師資與數量成為需要補強的要項,在大陸極為欠缺教育訓練與進修管道,教師接受教育進修的時間與空間亦有所限制。但幅員廣大的地理環境提供孩子寬廣的活動空間,本次參觀園所之環境設施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參訪過程受到園所機構熱烈歡迎,雙方熱絡交換學理上的教學理念與心得,此次經驗使我們感受到幼教領域受到重視且凝聚更多力量的美好,期望日後能有更多交流與合作機會。
備註:嬰幼兒保育系辦公室備有此次參訪資料「2008北滬華東幼教專輯」,歡迎至嬰幼兒保育系辦公室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