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教學特優教師–林惠如老師


撰文/護理系 林惠如老師


更新日期:2009-11-10 Tuesday
點閱次數:4533

林惠如老師:「常存感恩心,善用一點情」

▲ 林惠如老師:「常存感恩心,善用一點情」



        北護有許多在教學上用心投入的優秀教師,能獲得教學特優教師之獎勵,對我個人而言,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鼓勵。
        自民國83年進入本校任教至今,參與之教學課目涵蓋大學部、碩士班、國際碩士班與博士班等不同層級之課程,一路走來,我個人始終認為教學沒有絕對的好方法,需因課程而異、因學生特質而異。以學生為中心,協助其發揮最大的學習潛能、展現最大的學習成效是我所看重的。



        「常存感恩心,善用一點情」是我的人生與工作哲學。對於有幸成為一位老師,我心存感恩,感恩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有一次次的機會帶領學生學習、與學生共同成長。我常常思索,怎樣的教學方式與氣氛,可以讓學生快樂的學到東西?在這樣的思維下,我勉勵與要求自己,教學前作好授課的充分準備與情緒管理,全心投入每一個教學情境。我相信,對一個老師而言,再熟悉的課目,如果沒有在課前先行思考整理,就很容易讓自己表達出來的資訊七零八落;但若在課前先備妥教材、構思好傳達資訊或概念的方式,效果就會大不同。從當老師至今,我一直維持一個習慣,盡量在進入課堂或教學情境之前,給自己至少十分鐘的時間,安靜與沉澱思緒,將疲累與情緒拋到一邊,讓自己能從容的走進課堂,以笑容與愛心擁抱學生。我深深相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老師的快樂與活力能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增進彼此之間的互動,也會讓學生更有意願與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出更多的創意與潛能。
        學生需要被關注、鼓勵與支持,「用適當的方式教會學生」遠比「教學問」重要。我常告訴學生:「在專業的路上,你們是未來的領航者」,學生在口裡回應「怎麼可能」的同時,眼神卻也流露出希望與責任。各世代的學生在學習特質上或許不同,但他們之間卻有著共同的需要:他們都需要老師用適合他們的方式來帶領他們學習、陪伴他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