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護理之家實習心得


撰文/ 北專丙二在職班學生
陳家瑋。實習指導老師/ 護理系
陳妙言老師。


更新日期:2010-06-22 Tuesday
點閱次數:21040

護理人員不只在照顧,更在增加他們的自我能力。

▲ 護理人員不只在照顧,更在增加他們的自我能力。


☆長期照顧不只是讓生活無法自理的患者有一個棲身之地,更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為了他更好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本學期,護理系陳妙言老師帶著在職班學生進行實習。由於,部分在職班學生的工作職場經驗與後續照顧完全不同,從起初的忐忑懷疑、排拒抱怨,經過近一個月的實習後逐漸跳脫了負面的情緒,由積極的投入與耐心的照護中,與機構裡的住民建立超越護病關係更緊密的連結,也看到自己在此職份中所能盡到的努力;同時,藉由自然吐露的實習心得,讓校內學生參考跳脫急性醫療以外之照顧經驗。




        自專科接觸護理以來,唯一一次到接觸慢性機構就是一年級上學期,到學校附近的小型安養中心參觀,當時那間安養中心很髒很小,住民大多都臥床,就算住民坐在輪椅上面,也都肢體攣縮,褲子剪一個洞,全部綁尿套。感覺很不舒服很沒有尊嚴。一直也都以為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的護理工作就是每天換尿布、翻身、洗澡、餵食等最基本的工作。
        畢業之後先到精神科工作,急性期的病患僅只能使用藥物,護理工作除了觀察每一個病患及協助病患維持生裡最基本的需求,精神科的工作經驗很極端,和一般病房不一樣。現在的我在新開的高齡醫學病房工作,病房裏面大多都是年齡大於65歲的病人,屬於急性病房,單身榮民居多,常常聽到居住在榮家的榮民訴說著榮家的環境多不好多糟糕,有時候聽著都會感到同情他們,加上每次來住院,只要行動不方便的榮民,身上異味就會很重。在學校長期照護學上課期間,老師曾經讓我們穿著鉛版和垂足版,體會身體機能退化的不便,當時就感覺,人老了,不中用,人病了,就不值錢了,有時候還會沒有尊嚴。
        長照實習一開始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長期照護機構到底要做些什麼事情,對於機構的認識不過就是把家人沒辦法照顧的長輩或是依賴者,帶到機構裏面,讓她慢慢的凋零。課堂上課之後才知道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到底有什麼可以做,還沒進入實習課程前我真的不知道。一直到長照實習開始,第一天實習的我懵懵懂懂,每天都不知道要做些什麼事情,跟住民說話,又不知道要談什麼,我又能為他做些什麼。同學每天都說,到底我們選這個個案,到底是要做什麼。漸漸的,已經實習到第八天,我慢慢的了解,長期照顧不只是讓生活無法自理的患者有一個棲身之地,更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為了他更好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在實習的過程中,看到個案沒有辦法自己上下床,沒辦法跟人表達需求,也沒有辦法自己下床隨心所欲的做想做的事情,甚至,不能從口進食,看到有的住民,連翻身都要靠別人。在妙言老師跟學姊的指導下,我慢慢的發現,也漸漸的清楚知道,原來我可以為他們做很多事情。
        照顧個案期間,我學會讀唇語,學會心思細膩的去了解個案,也許因為她不能說話,表達能力有限,讓我更想要進一步了解她,第一次抱她下床,發現它是如此的瘦弱,有時候看到個案想要表達事情卻不能說話,我和她只能默默的,互相看者對方,著急的猜,她到底要什麼。卻怎麼猜都猜不到。有時候甚至我跟她說話,她的眼神根本不在我的臉上。第一次洗澡的時候,因為有氣切,大家幫忙洗澡,洗的手忙腳亂,個案還是很禮貌的笑,還不想傷害我們的心,我們問他我們會不會很遜,洗的很不好,個案還一直笑著搖頭。其實,他們真的都很善良。


家瑋:照顧個案期間,學習細膩的去了解個案。

▲ 家瑋:照顧個案期間,學習細膩的去了解個案。



        長期照護,是一門需要花很大耐心跟毅力的科目,跟內外科不同的是,內外科很容易知道成果,但是長照的個案不能,妙言老師說,這需要很大的耐心。我想應該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積極的態度,慢慢的才會看到成果。實習過程裡面,看到很多機構中的無奈,不管是住民的難題也好,護理人力的不足也好。看到護理人員的角色,跟我在臨床工作的不同,長照護理人員花更多的耐心在陪伴住民,跟家屬溝通,花時間準備活動,不管人力多不足,護理人員還是積極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位住民照顧到最好,跟住民的感情也不再只是淡淡的護病關係。
        在進行健康團體促進的活動,這次我們以母親節主題設計蛋糕製作活動,看到外傭和住民開心的表情,也許住民都沒有動手做蛋糕,但是住民看到外傭做蛋糕,都會一直笑,看到他們開心的表情,這四週辛苦都不見了,看到護理長跟學姊們開心的和住民合照,我覺得護理之家是一個大家庭,不再是簡單的醫療機構。護理人員不只在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也在為住民的健康把關,增加他們的自我能力。我從懵懵懂懂之中,我開始懂我應該要為他們做什麼事情,也親自餵食吞嚥有困難的住民食物,看到了同學敎住民唱歌、看到了我的個案因為吃到蛋糕而開心、看到了憂鬱的住民照片上的笑容,我終於知道,妙言老師為什麼會喜歡這一科。因為這些成就感只有真正為住民做過什麼的人,才會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