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教師】童寶娟老師攜學生助弱勢孩童


報導
攝影\教務處 鍾明君


更新日期:2022-06-28 Tuesday
點閱次數:4872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所副教授童寶娟。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所副教授童寶娟甫榮獲「109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教師」,她同時長期擔任新北市自閉症協會語言治療團隊指導員,在演講時最常說:「小孩子真的好可愛,一直在想辦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慢飛天使(星兒)步上軌道,目前為止都有在實踐中!」在同學們的眼裡,童老師是孩子的大玩偶,對孩童的哭鬧有耐心,總是可以把孩童逗得笑開懷。


留美啟發語言治療領域 回台投身教育

       童寶娟的專長是構音異常評估與治療、言語科學等,除持有美國語言治療師執照外,自2011年至今還任歐盟語言治療課程ST–summer school授課老師。她分享在美國讀碩士啟發自己對語言治療領域的興趣,語言治療是幫助語言障礙者在環境上適應、增加人際互動及提升語言發展。她在博士班畢業返台即至兒童局協助偏鄉兒童治療語言障礙,她分享在偏鄉教與學確實不簡單,教學需要融入當地的文化,才能帶動孩童學習動力,童老師分享南投的服務對象多為原住民,教材除具有故事性繪本,還需加入音樂節奏,讓孩童透過歌唱、舞蹈的方式投入學習,童老師分享在偏鄉教學的過程中領悟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僅是在族群上,更應用於觀察每位孩童的不同個性。


攜學生大膽跨出舒適圈 小心實作

       大學社會責任(USR)尚未有雛形前,童老師就已秉持該理念,經常帶著學生到新北市自閉症協會及偏鄉幫助語言障礙的兒童,讓學生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個案,提升未來考照、工作上的實務能力,她特別分享聽語系學生首次見到自閉症小孩的慌亂,無奈透露社會對自閉症病患的相關知識不足;帶著學生到偏鄉服務孩童前一晚會住在童老師家,隔天清晨再一起出發至南投、台東、澎湖等地,部分鄉鎮合作近20年,童老師感動地分享:「幸好每個學生在服務完個案後,回饋都是非常有收穫的,同時也養成語言治療師所具備的『耐心』。」


       童老師將畢生的時間花費在學生、孩童身上,樂善好施不求回報,回首二十年的教學經驗,每年帶學生到外縣市、國外去參與活動雖在身心上疲憊,但是看到同學們滿載而歸,回饋單上充滿豐富的個案經驗分享就會覺得非常值得,同時她也預告今年8月將重啟帶著聽語系學生到芬蘭的土庫大學(Turku University)參與語言治療密集臨床專業密集課程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