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新希望


撰文/健康中心 章美英、王凌節、梁娟娟


更新日期:2005-03-10 Thursday
點閱次數:2207


在文明的社會中,因活動機會及空間日漸變小下,使多數人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研究顯示國內青少年符合規律運動比率偏低,且體適能與國外同年齡青少年比較呈現較差情形,然而健康體能的促進可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青少年的心肺適能可預期末來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健康體能與運動知識、運動態度、運動行為、運動自我效能皆有明顯的相關。從上學期新生體檢發現學生有血脂肪、尿酸過高和體重過重等問題,因此此次舉辦體適能運動333活動期望經由校園運動計畫介入,提高學生運動知識、運動態度、運動自我效能及運動行為,進而增強學生的健康體能。



※活動介紹【運動333】 本活動報名人數67人,活動第八週票選「IN偶象」,選出運動偶象3名;活動持續12週,全程參與並維持333運動者,共49人,獲得「金健康獎」;活動評分-完成體適能後測、Inbody(身體組成分析儀)測量,並做前、後測比較,依據測量得分及體脂率進步分數,選出個人獎3名、團體獎3組 本次活動設計採自我效能之架構,給同學足夠的自主性,學生能自己選擇運動項目及時間,只要掌握「健康體能333」原則,達到每週3次、每次30分鐘、有微微出汗即可;以2~4人為一組,互為夥伴互相督促;每週繳交希望卡,維持與健康中心的合約關係,加上三次講習課程,找出影響動力之不利因素,藉由團體聚會時間分享與加強動機,及以授課方式加強體適能知識,使學生能維持持續運動之動機;運動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間及規律性,因此活動設計以十二週為期程,使同學不知不覺養成運動習慣;為加深同學對於本活動之印象,於頒獎典禮中,特別邀請學務長及參與活動之高毓秀老師蒞臨,並安排趣味競賽活動,場面隆重溫馨,與會同學紛紛發表感言,並願意繼續維持運動習慣。



※學生心得分享摘錄 1. 讓自己抵抗力變好,比較不會生病。 2. 生活充滿活力,心情也更加開朗。 3. 現在做任何事也比較不會累,讀書更加提起勁。 4. 增進同學間感情,彼此互相勉勵督促使活動能持續下去。 5. 在運動時不但能使自己身體線條更加優美,也兼顧到健康,真的是一兼二顧。 6. 運動時可忘記不如意,帶給人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