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熙明心得報告
更新日期:2004-09-18 Saturday
點閱次數:2346
作 者: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翻譯:林瑞堂) 91年11月30日
書 名:你可以更靠近我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羅斯醫生從照顧精神分裂症病患中,領悟到除了藥物、電療及醫學知識外,還有其它的可能─只要有真愛及關心,就可以幫助別人,幫助很多人早日康復。她又從照顧這群病患的身上,學到所謂的另一種語言,一種象徵性的語言,且全世界的人在危機中都會使用的語言。透過傾聽,仔細觀察瞭解象徵性語言,她投入到臨終成人的關懷、臨終兒童的關懷及孩童如何面對親人死亡的種種相關工作上。這本書是她的演講集,共分為五講,每講都有許多子題,她所有重要的論述、概念、想法……,在本書中都可以讀到,並引用許多故事,篇篇精采、扣人心弦、發人省思。
第一講:死亡是如此重要
羅斯醫生「五階段論」:
人們如果知道將會很快地死去,一般人的情緒反應一定是先否認與憤怒→為什麼是我→質問上帝,會想與祂討價還價→消沉憂鬱,心情沮喪→最後接受事實。但是她說如果人們肯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在的智慧,這樣人們就不會走錯方向,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生命,那麼死亡時間的早或晚就不是問題了。
她認為每個臨終的大人或小孩,都會清楚知道自己的死亡正在逼近。如何傾聽,如何幫助他們完成未完成的心願,讓他們繼續活下去,以安詳與平靜面對死亡,而不是恐懼或痛苦,是臨終關懷應該做的事。所以臨終病患並不只讓我們瞭解死亡的過程,更教我們要如何活著而不帶著任何未完成的心願。
第二講:活著不帶未完成心事
想做的事就要即時去做,特別是要對人說感謝或道歉的話,以免錯過表達的機會而有所遺憾。羅斯醫生提到直覺現象(不要忽視掉我們的秉賦─直覺,它不經思考,它可能不合邏輯,沒有道理,但往往都是對的抉擇)、強調無條件的愛(她提及如果在人們一生中前幾年就活在完整的愛之中,儘管後來生命會變得路途艱險,但人們還是有辦法應付這些困難,且一旦人們曾經感受過無條的愛,這個經驗將會持續一生)、強調消耗殆盡症候群(不要壓抑自己的五種自然情緒,壓抑久了,沒有爆發,那自己的能量都會被耗盡,所以要學會尊重自己的自然情緒,適時發洩)。
第三講:隧道與光
從瀕臨死亡經驗的案例蒐集中,羅斯醫生提到唯一絕對重要的東西只有愛,所有其他的東西,包括我們的成就、學位、賺到的錢,都換不到愛─親情,友情。在進入隧道之前,我們被要求去回顧並評估自己所有的生命歷程;評估我們一生之中所有的念頭、所有說過的話與做過的事。而且,我們同時也會體會這些事情如何影響到其他人。
第四講:醫治平凡人
羅斯醫生提到生命:
她認為生命不過是人們在人生的每個重要關頭所做出選擇的總和,所以人是要完完全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的。不要到處去找別人哭訴,更別浪費時間在自憐自艾上。是你自己還有你做出的選擇,讓你來到現在這樣境地。所以我們做人每天都應該祝福自己,因為這個銀河裡我們是唯一能夠自由選擇的生物,但是在做選擇的同時你也必須接受伴隨而來的責任。
第五講:接受生命的風暴
如果我們不能愛自己,那也沒有辦法去愛別人;如果我們不能信任自己,又如何能信任別人呢?她說生命就像一間學校,在這裡我們有一個機會去學習很多的事情:像是與別人好好相處,或是瞭解我們自己的感覺,學習對自己還有別人都要誠實,學會給予愛,也學會接受愛,當我們通過了所有的考試,完成了所有我們來到世間所要做的事,我們就可以畢業,我們就可以脫掉肉體,因為它困住我們的靈魂,就像蟲繭包住未來的蝴蝶……。當正確的時刻來臨,我們就可以放開它,那我們就不會再有痛苦,不會再有任何恐懼還有憂慮。活著的目的就是要學習付出,真正無條件的愛,完成此生的任務。
讀完這本書,感想真的很多……,但礙於精采的內容實在太豐富,無法一一列述,在此鄭重推薦大家去閱讀,相信對大家一定有所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