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姊姊知心時間】「錯過新訊息」是好?是壞?
撰文\學務處學輔中心 橘姐姐
更新日期:2025-04-30 Wednesday
點閱次數:361
DEAR 橘姐姐:
我平常習慣在有空的時候會打開FB跟IG看看朋友們最近的消息,橘姐姐也會有這樣的習慣嗎?雖然可以知道朋友們的生活近況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不過有時候也會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花太多時間在這件事上。我曾經考慮過要試著減少看消息的頻率,於是把手機放在包包裡幾乎一整個下午的時間都沒有拿出來。但你知道嗎?當我決定那麼做的那天晚上,一打開手機就看到朋友們都在討論我下午錯過的某則消息。該怎麼說呢...雖然之後我有從好朋友那邊瞭解大致的情況,也有回覆訊息、加入討論,但心裡還是覺得有些不太舒服,有種自己好像不該一整個下午沒看訊息,才會錯過這些重要資訊的感覺。橘姐姐覺得遇到這種情況的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呢?
                                                                                                                    小瑄
Dear 小瑄:
錯過訊息的情況,有時真的會讓人感到很困擾呢!也許是因為忙碌、或是出於其他的一些考量(像是小瑄提到想減少社群平臺的瀏覽頻率),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其實很容易會發生這種未能及時接收到訊息、回覆他人的情況。橘姐姐自己有時候也會錯過及時回覆他人訊息的時機,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哦~
說到瀏覽他人的貼文、動態或訊息,前段時間曾有一個詞彙「FoMO」用來描述跟這些行為有關的情況,不知道小瑄對這個詞熟不熟悉。
「FoMO(Fear of Missing Out)」,橘姐姐在這裡翻譯為「因錯過帶來的害怕」,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害怕錯過社群媒體上的新消息而感到焦慮、恐懼的情況,其他常見的翻譯有「錯失恐懼」或「社群恐慌」等等。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22)所發表的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有因此受到情緒方面的影響,其中又有半數會採取「什麼都不做」的方式來應對FoMO帶來的負面情緒。由此看來,其實有許多人都有經驗過FoMO的狀態、也不知道可以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帶來的不適感。
針對前述FoMO帶來的影響,後來有人提出相對應的反義詞「JoMO」來作為應對其影響的參考指引。「JoMO(Joy of Missing Out)」,橘姐姐在這裡翻譯為「因錯過帶來的喜悅」,其所傳達的意涵是「錯過」所帶來的影響並不全然都是壞事,其中也可能存在著正面的影響。如果說FoMO是指一個人將大部分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對於「可能失去」這類負面結果的可能性上;那麼相對而言,JoMO就是提醒我們其實很多時候事情存在著一體兩面,「錯過」所帶來的不見得只有「失去」,也可能會有其他的「獲得」。
當我們在生活中因為擔心「錯過」可能帶來的損失,選擇花費大量時間在確認和回覆消息時,雖然這樣的方式能有助於避免我們所不願見到的可能負面結果;但相對的,我們也需要耗費相應的時間和心力、保持長時間警覺的狀態,來幫助自己留意隨時可能收到的新訊息。一個人所能運用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若將注意力都分配至留意新訊息的工作上,那麼必然會限縮其他部分所能夠使用的資源。所以啦,雖然說起來似乎有些弔詭,可是選擇不願錯過訊息本身,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有可能會讓我們錯過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喔。
說到這裡,橘姐姐想告訴小瑄:「錯過也是一種選擇,因此它背後必然會伴隨著相應的損失和獲得。當我們決定暫時關閉來自各種社群媒體的訊息連結時,就讓自己好好全心投入在眼前的活動中、感受當下帶來的獨特和喜悅吧!」。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做到盡可能不錯失、接收到所有的消息。不過,在現今各種資訊量繁多且傳遞迅速的情況下,要完美的達成這個目標,說起來也有些太為難人了。因此,當生活中偶爾出現未能及時接收到訊息的情況,也無需太過苛責自己。試著規劃分配好合理接收、回覆訊息的時間,或許也是一項可以嘗試的調整喔。
如果小瑄或是身邊有類似情況的同學,想要找人聊聊這種因為「錯過」訊息帶來的不適感的話,也歡迎到學輔中心來和老師們聊聊、討論自己在意的地方喔!
橘姐姐
北護諮商關懷系統掃這裡 →
04月份有獎徵答活動掃這裡→
(https://forms.gle/C5T8L9CZTqmdAanC6)
【參考資料】
1. 兒童福利聯盟(2022)。2022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FoMO)現象調查。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331
2. 邱祐慶(2024年1月19日)。別被社群媒體綁架!擁抱JOMO,享受「錯過」的樂趣。遠見。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