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康學院100學年度系所學習成果暨世界宗教博物館
撰文/人康學院
更新日期:2012-07-02 Monday
點閱次數:3996
▲ 校長開幕式致詞
人康學院與本校研發處、世界宗教博物館合辦『人康學院100學年度系所學習成果暨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之河-台灣生命教育的歷史軌跡」特展』。人康學院於每學年度皆會舉辦師生期末聯誼暨學習成果展,會中邀請學院中系所:嬰幼兒保育系所、運動保健系所、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所、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共同提供學習成果,並以健康三級跳,發展圓滿人生為主題。
今年人康學院除舉辦系所成果展、頒發院徽設計比賽結果外,並邀請世界宗教博物館至本校展示「生命之河-台灣生命教育的歷史軌跡」,希望人康學院能夠落實生命教育之意涵,並能夠促進本校追求生命發展的圓滿人生之特色。
▲ 感謝世界宗教博物館江韶瑩館長(右二)特別出席致詞
世界宗教博物館所提供之「生命之河-台灣生命教育的歷史軌跡」特展,展出台灣許多奉獻愛心的個人或團體,他們藉由許多善行,希望為下一代子孫建構真、善、美、聖、愛的藍圖。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或許扭轉了罪惡頹廢的生命觀,或許適時撫慰了失落徬徨的心靈;也有一些捨身救義的人,為了幫助他人,甚至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 人康學院院徽頒獎典禮
宗博館「珠玉之網」中的水晶,分別代表了宗教、生命的「真理」、「包容」、「和諧」、「奉獻」及「智慧」等二十四個善德。以河代表生命的永續傳承、魚象徵基督宗教「五餅二魚的故事」、樹則連結生命之河將前人種樹的恩澤嘉惠後世,最後鴿子代表聖靈。這條生命之河呈現善德的連結、交錯及延伸,為人的生命轉折提供典範,期望能藉此啟發人們的覺醒,喚醒人們內在的善德。即使是最微小的心念,都會因為相互連結,而產生極大的影響,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地球、人與宇宙的關係也因此環環相扣,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