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藝術-宋少卿


撰文/
學術服務組王昱婷


更新日期:2012-12-12 Wednesday
點閱次數:3235

時間:101年12年12月3日星期一 地點:國北護明倫館大禮堂
        本校學生會同學努力與相聲瓦舍聯繫,終於邀請到宋少卿先生至本校演講「說話的藝術」,原本在親仁樓的場地舉辦,但因全校同學熱情參與,遂將會場改為明倫館大禮堂,在12點下課鐘聲準時響起,早有不少同學難掩興奮地排隊等著進入會場,隊伍延伸至學生宿舍外的走廊,可見宋少卿先生的魅力無法擋,讓人期待萬分。
        相聲瓦舍於1988年成立,由馮翊綱、宋少卿以「在劇場裡說相聲」為意,號召同學到戲劇系中庭看相聲表演,取名為【相聲瓦舍】。相聲瓦舍作品是以生活大小事為靈感,並為大眾的幸福發聲為主題,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橋段。其中一位創辦人即是今日至本校演講的宋少卿先生,多年來對表演藝術的貢獻眾人有目共睹,任何角色經他詮釋必成經典,不論是要攀山頂做山神,還是縱海底變飛魚王,他爆發力、張力十足的喜劇演出,總能賦予各類人物活潑的生命力,就算是演邪惡至極的壞蛋,也讓人覺得討喜可愛。今日很榮幸能夠與同學坐在大禮堂內,聽他娓娓道來「說話的藝術」。 資料來源:相聲瓦舍http://www.ngng.com.tw/


準備入場的同學們

▲ 準備入場的同學們



        一開始由學生會協助播放相聲瓦舍2008年所表演的「戰國廁前傳-飛魚王」,內容以蘭嶼達悟族傳統飛魚季為主題,從族人悠閒生活態度及會說話的飛魚王帶出人類與大自然的情思,由宋少卿先生及黃士偉先生一搭一唱,誇張的動作及戲劇十足的表情,逗得全場哈哈大笑。
        話語的溝通,除了口齒清晰,讓人聽得清楚,還要有主題,告訴對方你想表達什麼,再搭配聲調語氣、肢體動作,更能讓人印象深刻。宋少卿先生問了大家:「表演的第一課是什麼?」一開始全場同學都害羞不敢表達意見,在宋先生提醒大家,放棄自己說話(發言)的權利很可惜,並活潑地引導及第一位同學拋磚引玉後,大家熱切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不過宋先生說,他認為表演的第一課就是『聽進去別人說得話』;若自己都沒有聽懂自己說得話,那其實代表你無法組織自己的想法,表達時應該放慢速度,講話不需要太快,好好瞭解自己想說什麼;再來就是要聽別人說話,包含尊重、關懷的情感去聽去說,好好的和人表達,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聽與說一體兩面,更是與表演息息相關,重要的第一課。


宋少卿先生與賴老師、學生會成員合影

▲ 宋少卿先生與賴老師、學生會成員合影


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深度
        宋少卿先生以國小到大學畢業典禮畢業生的致辭為例,隨著年紀增長累積的情感相對豐富,但相反地,在大學畢業典禮上又有多少人因為即將各奔東西而眼眶泛紅,我們是不是越來越冷漠呢?他提醒我們,每過一段時間就應該好好沈澱一下自己的心靈,用各種角度去看看四周,以不同態度去面對事情,才能找出生活的樂趣;他問大家:「大學對你來說是什麼?」,有同學說:「榮耀」,有同學答:「邁向人生的里程碑、人生轉捩點」,還有同學回應:「是能開拓視野、探索自我價值的地方」,當然同學也有實際面的想法:「讓人溫飽的地方」,各種不同的想法被激發出來後,宋先生做了一個總結,他認為大學有三元素,分別是學習成長的地方、具有永續性、有利潤(在此你獲得了什麼)。     
        很多同學在大學的目標是能夠快快樂樂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是一種狹義的情感,難道在大學中遇到不快樂的事,你就不做嗎?討厭考試所以缺考?作業太多所以不寫?宋先生認為我們應該要轉換想法,把目標設定為「喜歡自己當下做的事情」,換角度看事情,在大學生活中同學們能夠獲得更多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