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的學術倫理與智慧財產權」活動報導


撰文/
護四三C
謝雅真同學
潤飾/
教師發展中心
林韋秀


更新日期:2013-05-09 Thursday
點閱次數:3658


主講人:章忠信博士(「著作權筆記」網站主持人、臺科大兼任副教授級專家) 時間:2013年04月17日  12:00-14:05 活動名稱:「論文寫作的學術倫理與智慧財產權」講座 地點:親仁樓  3樓  B314教室 辦理單位:教師發展中心
        時常寫論文時,以複製貼上引用他人的文獻或資料,這樣的行為有可能違反學術倫理及著作權,你知道嗎?所以現在時常有抄襲政府網站、以他人著作為自己著作......等新聞層出不窮。那到底要如何正確使用,才能保護自己也尊重原創作者呢?教師發展中心特別舉辦「論文寫作的學術倫理與智慧財產權」講座,邀請到「著作權筆記」公益網站主持人及前技職司專門委員章忠信博士,講解論文寫作時的學術倫理及常見著作權相關問題,希望能協助本校師生達到保護自己,同時也尊重其他學者的智慧財產權。



小心!違反學術倫理的常見類型
        章博士簡單說明了常見違反學術倫理的類型,而其中特別要注意:1.抄襲他人論文;2.不當引用,直接引用文字翻譯外文,但未註明出處;3.將他人著作以自己名義發表,包括掛名為共同著作人;其中這三項使我們除了違反學術倫理也會有著作權法的問題出現。
        章博士告訴本校師生幾個很重要的觀念:當我們要引用他人的資料時,第一到底是「文字表達」還是「觀念」的引用,如果是「文字表達」的引用,那就必須讓讀者知道這段話是你自己還是別人的文字,如果是別人的文字就要標註出處,因為當讀者對這段話特別感興趣時,必須讓讀者知道出處來源,以利去閱讀及瞭解!當寫論文或任何資料時難免會利用到他人的資料來當參考,但是一定要清楚明確的註明出處來源! 著作權之取得
        著作權法和學術倫理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文章什麼時候會產生著作權呢?就在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就享有著作權,不需要登記、不需要註冊、不需要發行就享有著作權。著作人對文章是有著作權的,所以要使用時必須經過著作人的同意或授權。
        何謂原創性?只要是由著作人獨立創作完成而非抄襲他人之著作,縱使與他人著作雷同或相似,亦可分別獨立受到著作權保護。章博士舉了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小學美術課上,大家都要畫一顆蘋果,雖然大家畫的蘋果相似,但是每個人都是獨自創作完成的,所以每個人都享有著作權的保護!


章忠信博士

▲ 章忠信博士



        何謂共同著作?兩個人以上共同完成著作,而其個人之創作不能分離利用者稱之。章博士清楚明確的說明,學生和教授共同著作時,首先,要區分教授是觀念指導還是參與執筆?如果是未註明指導教授、協助資料收集或實驗者,僅只是違反學術倫理,不構成侵害著作權。但是,指導教授將學生的論文以自己名義發表,則會構成侵害著作權。
        著作權不保護「觀念」,僅保護「觀念」之「表達」。當我們引用他人的文字時,必須註明出處以及加註上下引號,代表此文字是引用他人的。
        學術倫理除了道德層面,亦涉及法律責任;而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侵害著作權通常已達學術倫理之違法。
        此次的主題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本校師生非常需要瞭解及學習的。章博士生動的講說使本校師生充滿興趣地聆聽,也在綜合討論時踴躍的提出問題及澄清。非常感謝章博士對於「論文寫作的學術倫理與智慧財產權」詳盡地說明,以生活化和豐富經驗的分享讓大家能夠很快的瞭解,相信所有參與的聽眾都有相當多的收穫,滿載而歸。 活動資料:http://cfd.ntunhs.edu.tw/files/14-1006-14287,r641-1.php 更多活動請見:http://cfd.ntunhs.edu.tw/files/14-1006-13675,r527-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