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介紹(二)



更新日期:2013-11-05 Tuesday
點閱次數:4195

張建法

▲ 張建法


姓名:張建法 學歷: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班(99年畢) 現職: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師二)總技師 【傑出表現】 一、擔任台北市醫事放射師公會    理事長 二、任職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  總技師 三、擔任國內醫學院校醫學影像相關系所臨床實習指導教師。 四、多年來參與並舉辦學術會議,推動國際城市醫事放射師學術交流(韓國、日本、新加坡)。 五、擔任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醫事放射師(士)繼續教育積分認證委員會    委員、主任委員(2005~2012)。 六、擔任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影像品質保證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07~迄今)。 七、擔任101、102年度行政院衛生署電腦斷層掃描儀輻射醫療曝露品質輔導計畫委員,查訪擁有電腦斷層掃描儀之醫院14家。 八、擔任96、98、99、100、101、102年度行政院衛生署基層醫事機構游離輻射防護品質輔導計畫委員,查訪全國基層輻射醫療機構(衛生所、醫院、診所、放射所、檢驗所)超過百家。 九、擔任100、101、102宜蘭縣衛生局醫政督考委員,協助提升宜蘭縣轄區內輻射醫療品質。


陳淑娟

▲ 陳淑娟


姓名:陳淑娟 學歷:護理系研究所碩士班(92年畢)   現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護理部主任 【傑出表現】 一、服務臨床工作近28年、熱愛臨床護理工作。致力母嬰親善照護、人性化生產、透析護理照護及臨床護理教育,培育臨床護理精英。 二、於臨床工作上,有感於慢性病人或癌末病人照護之需求,帶領團隊自92年成立陸續成立「腎友支持團體」及「長春藤婦癌支持團體」、提供參與成員心理上的支持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生活品質的提升。 三、推動腎臟護理專業,與台灣腎臟護理學會護理專家編著「透析護理標準」工作手冊,使透析醫療院所於於血液透析技術及腹膜透析技術有共同作業標準。擔任腎臟護理學會專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建立「腎臟護理師」之進階制度認證作業,提升腎臟護理發展水準。推動台灣腎臟護理之專業發展具世界觀,2009及2012年連續擔任2屆亞洲腎臟護理研討會(ANNS)大會秘書長,拓展台灣腎臟護理其它國家並駕齊驅之成果發表。除臨床工作外,利用公餘時間擔任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台灣私立醫療機構護理業務協進會理事、全聯會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腎臟護理學會專業發展委員會及品質委員會等主任委員,熱心將所學回饋護理同仁。同時擔任母嬰親善認證委員、血液透析護理評鑑委員,讓所學貢獻專業領域之社群。 四、於新光醫院擔任護理長及督導期間帶領單位研發多項創意用品於臨床照護,提升護理工作效能。 五、業餘擔任多屆「天使心基金會」為全國先天性身心障礙兒家庭辦理「336愛奇兒」守護活動時之醫療支援志工。有鑒於天母「聖安娜」之家病童,須有長期後送醫院,於1998年協助聯繫讓服務的新光醫院擔起長期接收後送之業務,院方並定期到院為病童巡診迄今。 六、對母校之回饋行動,除了職場上之對學弟妹工作關懷,每年親自擔任最後一哩老師,讓學姐的關懷能讓即將踏出校門的職場新鮮人能準備好更多面對環境趨勢變化之能力。並不定期參與母校各項教學及學校評鑑之活動。


趙素絹

▲ 趙素絹


姓名:趙素絹 學歷:護理科三年制(63年畢) 現職: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教育組主任 【傑出表現】 一、策劃與推展全國偏遠地區長期照顧實務人才培訓,不遺餘力。100~101年擔任行政院衛生署委託辦理之「偏遠地區(含山地、離島)在地長期照護人員教育訓練案」計畫主持人,內容包含偏遠地區之照管專員、長照專業人員、家庭照顧者、志工及照顧服務員五大項教育訓練,兩年之間已完成  56場次,1555人  (偏遠地區含山地、離島  1503人)受惠。 二、98~99年熱心協助內政部籌畫「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導」之教育訓練課程,使來至全國各地的參訓者,提升帶領社區營造據點之知識能力,嘉惠社區眾多長輩。 三、致力於人性化失智症照護之服務與教育訓練,促進產官學合作及激發社會大眾重視與一起面對失智症議題。 四、善用學界與業界資源嘉惠莘莘學子及大眾,在學界服務37年,教學之外兼任行政工作30年,同時接受國內外各界參訪及學生實習、應邀赴需要的單位實施長照相關議題演講,激起許多人的共識,一起為營造友善高齡社會而努力。 她總是在社會需要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責任!!
        教學37年,面對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毅然決然投入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在埔里愚人之友基金會,策劃長期照護教育,爭取中央政府補助,培訓全國山地、離島及長照資源不足地區之長照人才,服務社區老人及身心障礙者,頗獲社會肯定。同時帶領團隊經營「福氣村失智老人團體家屋」提供人性化的服務,接受國內、外產官學各界參訪、透過實務分享,激發社會大眾一起重視與面對失智症的議題。對莘莘學子與社會弱勢族群無私奉獻的熱情與智慧,足為學弟妹的楷模,更是母校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