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週年校慶特別講座-做自己


撰文/

學術服務組 王昱婷


更新日期:2013-11-05 Tuesday

點閱次數:4444

海報

▲ 海報


【時間】2013年10月25日(五)中午12:30 【地點】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明倫館 【講者】曲家瑞老師

        隨著年紀增長,是否因為同儕相處與社會歷練下,大家都把自身隱藏在假面具下,為了配合大眾、表現得體,又壓抑了多少所謂沒前途的專長呢?10月25日校慶系列講座,通識教育中心特邀實踐大學曲家瑞老師蒞校主講「做自己」,吸引了大批學生前往聆聽。曲家瑞從童年的成長歷程,學習經驗,至赴美讀書後,面對中西文化的差異娓娓細述,其生動爽利的口語,讓講演毫無冷場,本期校訊特將演說內容,摘錄於後。


曲老師演講表情生動

▲ 曲老師演講表情生動


【比較】

        「姐姐皮膚白皙又美麗,弟弟是唯一的男孩子,妹妹長得可愛又是老么,大家都有人疼,怎麼夾在中間的自己很顧人怨呢?」 「家族大合照時,姐姐依偎著爸爸,媽媽抱著弟弟,妹妹安分地坐在奶奶腿上,沒關係…自己找正中間位置插一腳,照片出來一看,哇嗚~我才是主角,誰比我顯眼呢?」 「擅長繪畫而選上學藝股長,卻因為課業不佳被老師罷免掉,心情盪到谷底,渾渾噩噩的過完國中最後一年,父母搖頭嘆氣,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流放到紐約!」 曲家瑞老師說著從小被眾人拿來跟兄弟姊妹比較,但生性樂觀還可以自己揶揄自己;在念書時和同學比較,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興趣,卻因為成績不好,班導師一聲令下撤換了學藝股長職務,直接打壓到她的自信心。換個新環境到紐約,不但要適應當地的生活與風俗民情,還要忍受思鄉之苦,就算打越洋電話回家訴苦,父親仍希望她在紐約好好地思考,為何要讓她到國外留學呢? 【優點】

        在台灣,功課不好就好像是未來很沒出息,而在紐約,曲老師繪畫天份反而讓她獲得不少自信,不管是繪畫比賽,還是同學之間相處,繪畫就像一座橋梁將大家聯繫在一起。台灣教育的封閉和限制下,讓許多有其他才華的學生被約制,無法發揮個人特色與創意,但國外教導的方式是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每個人都有他擅長的地方,不如就把這部分繼續磨練,放大你的優點,增加自己的自信心,適當分享自己的好,如果我們都不相信自己,那要其他人如何認同我們呢?


曲老師與何澍老師及當日工作人員合照

▲ 曲老師與何澍老師及當日工作人員合照


【存活】

        有次當曲老師信心滿滿拿到成績單時,發現上面成績不是B就是C,而同班的同學居然很多人拿到A,她不可置信地衝去找老師詢問,老師笑笑地跟她說:「看看現在還留在我們藝術這個領域的人,例如我,很多成績都不是最頂尖的,但卻是最後的倖存者。」曲老師當下領悟,不是要拿到最高分、成績最優秀才是贏家,而是在我們所專精的領域裡,當那存活下的1%。

        「抱著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做自己」,這就是曲老師遇到挫折與困境時,給自己加油打氣的一句話,也是她實踐夢想的座右銘。 【相關連結】 曲家瑞老師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KristyChaRayOfficial 曲家瑞:喂,幹嘛不做你自己https://www.facebook.com/kristycha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