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撰文/
學術服務組 武麗君
更新日期:2013-11-07 Thursday
點閱次數:4185
▲ 1. 人康學院院長林綺雲教授(左圖上)暨來自香港與大陸的學者。
2013年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18日假本校舉辦為期兩天的研討議程。本屆會議由本校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承辦,以「生命教育促進全人健康」為主題,旨在強調生命教育的實踐概念,用愛、意義、寬恕、家庭、倫理與終極關懷等理念,維繫個人身、心、靈的和諧互動。
開幕典禮當日,先由國內唇音樂家李育倫先生以悠揚的口哨演出”Memory”,李育倫指出,口哨是一項不假外求的人體音樂,當人撮起了嘴唇,就像一個管道承接了上天給予的天賦,並傳遞美好的祝福予他人,而此純淨的樂音不僅獲得熱烈迴響,也為大會舖陳下美好的序曲。
▲ 2. Everett Worthington博士及Susan Celentano沉醉於唇音樂演出。
教育部劉仲成司長則以主辦機關身份,肯定本校多年來致力生命教育的努力與貢獻。他並表示,南投是他的故鄉,在921震災後,當地一位黃姓跆拳道教練,幫助多名震災戶災後食宿和身心安頓的工作,並透過其體育專業,輔導弱勢家庭孩子經由學習、比賽,重拾自信心。其後,有數名學生獲總統教育獎肯定,他們在分享中感謝生命中的貴人,雖歷經失親的傷痛、失落,卻在教練的鼓勵下,得以逆轉出人生不同的面向與光彩,這些事例正是最佳的生命教育範本。
本校副校長楊金寶在致詞中指出,學校刻正面對內江街校區與北護分院土地產權之議,內江街是本校的發源地,有著校史生命歷程起始的深刻意涵,但回顧產權之議一路走過的脈絡,曾讓許多校友、校內師生感到失落、痛悔,面對未來的協商,我們也在學習如何跨越困局,放下爭執,以寬容、共建共榮的理念創造雙方的新局。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理事長陳立言則期許,未來在政府、學界及民間的努力,國內「生命教育」更向下紮根,不論是正式課程的編列,或融滲式的教學,讓生命教育成為我國的特色教育政策。
▲ 3. 劉司長、楊副校長(中坐者)與海內外學者合影。
人康學院林綺雲院長分享多年辦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的經驗,他指出,每次的承辦,都是心力的透支,但也因此,讓我們有一個發聲與互動交流的平台。這次的研討會正是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我們以「全人健康」為觀照,即在倡導逆境中的正向理念,競爭中的謙和從容,衝突中的寬恕價值,以實踐生存、生活與生命「三生」的學問。
此次研討會,除國內「生命教育」的學者、業者分享生命教育的各種教學法與推動經驗。更有來自國外的學者參與,如國際知名的寬恕教育專家Everett Worthington博士,意義理論研究學者Paul Wong夫婦,電影教學經驗豐富的Susan Celentano, 以及來自香港的王秉豪教授、大陸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