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卓亮點】北護大「臨床技能中心」
資料整理/
學術服務組 武麗君
更新日期:2014-04-07 Monday
點閱次數:4441
▲ 「臨床技能中心」位於科技大樓四樓
健康照護的專業實務能力除必備的認知學習外,經由實務操作統整學理,熟稔臨床技術,更是確保醫護人員素質與維護醫療照護品質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鑑於傳統紙筆測驗,無法完整驗證學生的專業實務能力,本校去年於「發展典範科大計畫」項下,投注兩千萬元於科技大樓四樓建置「臨床技能中心」,依據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學理(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簡稱OSCE),由模擬病房的場域設計,到發展信效度之各科護理結構式臨床考題,及同步研發考試藍圖和流程規畫等,以深化學生專業技能的檢測,建構與就業需求結合的護理實務能力評量。
OSCE是近幾年來廣為醫護界採行的模擬情境臨床技能評量方式,由英國哈登教授(Ronald Harden) 和葛立森教授(F. A. Gleeson) 於1979首次提出,採模擬情境以多個測驗站來客觀評量學生的臨床能力,以克服傳統口試評量不夠嚴謹客觀,以及與臨床技能落差的問題。國內,從2006年開始則以OSCE作為專科護理師甄審口試方式,各醫療院所也常以OSCE作為新進護理人員訓練與考核的方式,另外,近幾年來各級護理系科學校也陸續建置臨床技能中心、研發相關教案與考題、規畫並進行OSCE考試,藉以提升與確保畢業生之護理實務能力。
▲ (上)模擬病房中的示教;(下)考生於螢幕視窗了解每一站考題
本校「臨床技能中心」包含十六間模擬病房、考生室、考官室、專業討論教室及主導整個中心視訊傳輸與指揮的中控室。步入科技大樓四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規畫齊整的模擬病房,走道上以藍、黃二色區隔考官與考生的考試行進路線,以確保評核時的客觀嚴謹。十六間模擬病房,可同時評估多項臨床技能,待位考生藉由螢幕視窗了解每一站的模擬情境考題,以進入臨床技能的考核。考官得於病房另一側的單面鏡(one way mirror)中觀察學生的技能實作,或於考官室內藉由視訊系統掌握整個考試過程。這類「身歷其境」的經驗,讓學生與教師經由參與、錄影和單面鏡等方式進行觀察與回饋,再藉由討論的過程來增進學習效果,以促進學生的臨床技能、溝通技巧、以及問題解決等能力。
同時為強化擬真實境,以增長學生自我評估能力及累積個案照護經驗,中心也規畫應用電子模擬假人於內外科護理及兒科護理教學,以問題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學習的虛擬數位版,依據真實的病例資料所轉換的虛擬病例,提供同學做線上互動式的護理評估與處置。
▲ 電子模擬假人於內外科護理及兒科護理教學
專業實務能力鑑定中心主任王采芷指出,醫護教育評量由傳統的紙筆測驗逐漸演進到臨床能力的檢測,然而實際臨床旁的實務考試常須面對許多挑戰而有執行上的困難;OSCE則提供具有高安全性、可信度與效度,且較客觀與公平的標準化評量方式,也藉由執行此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提昇學生與業界接軌的實務能力,落實學生進入職場前,管控實務能力的品質,減少畢業生就業時適應期的折損。
目前護理系正累積各科護理OSCE考題題庫,預計5月份進行學生模擬考試,續於下學年度進入整體四技學生的考試階段。該系亦表示,OSCE於護理教育的應用尚在萌芽發展階段,需要更多人參與與推動。未來擬建立護理科系畢業生臨床能力鑑定模式,發展信效度之各科護理客觀結構式臨床考試考題題庫,並與各醫護技職夥伴學校進行臨床技能教學與成效評量發展,融入各護理專業課程之教學策略,強化目前各科護理課程,同時,建構與就業需求結合的實務能力的多元評量模式,以培育具備精湛實務能力之優秀護理人力。
參考資料:王采芷 OSCE在護理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