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榮獲104學年度優秀教師-許麗齡
撰文/
醫教所
許麗齡老師
更新日期:2016-04-18 Monday
點閱次數:3425
▲ 許麗齡老師參與研討會
學術之路猶如在旅途中模索,於過程中找出自己的明燈方向,並期許在學術有實質貢獻及傳承。自博士班畢業,一轉眼已過16年,我的硏究歷程著重於結合護理教育及資訊科技之研究,從網路教學到行動學習,護理課程內容包括:護理倫理、內外科護理、身體評估及臨床實務之在職教育如:護病溝通等。研究方向應是有脈絡可循,就如寫文章一樣,要前後呼應有關連性,研究的主題才能一系列並具深度廣度。
▲ 許麗齡老師參與研討會
近十年來我的研究領域,以提升護理學生之學習成效為主軸,藉由改進教材內容、創新教學策略及研發學習評量工具,以提昇護理學生的學習成效。執行科技部研究計畫包括幾個重點:教學策略、核心能力、情境模擬、學習成果及行動學習。例如:2012-2014年執行國科會計畫案(101-2511-S-227-002-MY2)學習成果導向之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介入研究—護理學生認知負荷、核心能力及學習歷程之影響,本研究設計出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之內外科護理課程:訂定內外科護理課程之學習成果指標、依學習成果指標發展教材內容及教學策略及多元評量工具、依教師專長敘寫內外科單元教案共16個單元,並進行教師共識討論。下圖為2014至約旦阿曼參予高等教育研討會之學習成果導向課程研究之成果報告。
教育者需傳承教育的價值與使命,同樣,學術生命有限,必須能在專業領域上有所突破,於執行研究時必須謹慎的思考或自問研究成果對教育或實務或政策的衝擊及影響為何? 研究者亦需具備專業責任及使命感,學術才能永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