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運動會運動傷害之探討及其處置程序


撰文 / 健康中心 章美英、王凌節、諶世芳


更新日期:2004-09-18 Saturday
點閱次數:2150

欣逢本校的校慶與運動會,活動當天由於全校總動員,各單位的全力配合,使得今年的校慶活動,及運動會皆辦得有聲有色。因同學的賣力演出,活動中掌聲不斷,耳邊亦不斷的傳來,同學聲嘶力竭的加油吶喊聲。然而在運動會中卻不幸的看到部分運動者,因缺乏運動前的暖身運動、不當的運動姿勢及缺乏事先的防護措施等因素,而造成運動者擦傷、扭傷、搓傷等的運動傷害。基於此,健康中心透過分析這些受傷者的特質,期能進一步瞭解這些運動傷害的種類與原因,並藉由宣導能於未來校慶運動會時,將運動傷害減至最低。


運動會活動當天因傷至醫護組求助的56位學生,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運動傷害的種類,以肌肉拉傷39人(70%)  的比例最高,其次擦傷11人(20%)及其它6人(10%如扭傷、抽筋、頭暈及割傷)  等。運動傷害的部位,以腳部47人(84%)最多。發生運動傷害的人數,則以大隊接力35人(63%)  最多,其次為拔河10人(18%)  及100公尺徑賽8人(14%),而以趣味競賽及表演活動最少。而大隊接力受傷人數為當日之冠,乃因大隊接力的人數本來就比其他徑賽多,且在比賽強度及體適能等因素考量條件下,因此受傷的人數也相對較多。大隊接力導致之運動傷害主要是腿部肌肉拉傷及擦傷,而擦傷的主因,為接棒技巧熟練度不佳,導致運動者互相絆倒;腿部肌肉拉傷之原因可能是接力賽屬於短矩離的衝刺跑,若未做好熱身活動、體能不佳或拮抗肌的肌力不平衡,極易造成腿部肌肉的拉傷。 此次運動會導致之運動傷害,主要為肌肉拉傷,即肌肉本身的收縮不當所造成的肌纖維受傷,雖然出血量不是很多,但全積聚在肌膜內,使其壓力增加,導致一壓到或收縮此肌肉時會產生劇烈疼痛。當發生運動傷害時,應立即停止運動、立刻休息,同時在急性肌肉受傷部位進行冰敷、冷卻噴霧劑、並用彈性繃帶施行壓迫性包紮、並抬高患部。即急性運動傷害的(RICE)原則:Rest休息  Icing冰敷  Compression  壓迫及Elevation抬高。休息及冰敷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或腫脹,以防傷勢惡化。壓迫和抬高也是為了止血止腫;約24-48小時之後,當血腫不再繼續擴大時,可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並配合適當的熱療、水療或按摩,可加速血腫的吸收。 此次運動大會之皮膚擦傷,大都為因摔倒所產生的擦傷,擦傷口的傷口較表淺,出血不會很嚴重,但因地面上的砂石、污物會造成傷口嚴重的污染,若不適當的將傷口清洗,可能會造成無法去除的痕跡。若處理得當,無感染的情況下,輕微的7-10天可癒合,較嚴重的需兩星期以上的時間來修復組織。一般皮膚擦傷的處理原則為: 1.  在處理傷口前,施救者應用肥皂與清洗淨雙手。 2.  用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沖洗在傷口,除去異物與細菌。 3.  若有輕微滲血可以無菌之紗布覆蓋於傷口上,以手輕壓,通常會 在一兩分鐘內止血。 4.  覆蓋OK絆或無菌之紗布於傷口上,保濕傷口,以免傷口因暴露在空氣中,而減緩新細胞生長。


整體而言,運動傷害以缺乏防護知識及技能不足,運動前熱身不夠及為主因。依據訪談發現,大部分同學皆知運動前熱身的重要性,仍輕忽熱身運動的重要性。故建議舉辦全校運動會前,宜再加強運動傷害防治的教育與宣導,及於運動會中不斷提醒選手要做好賽前熱身運動,期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