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護系當前日本照護管理案例國際研討會
撰文/長期照護系
葉致緯
更新日期:2016-06-24 Friday
點閱次數:3797
▲ 大合照
隨著我國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長期照護為當前重要之社會發展的議題,也是本校校務發展趨勢,目前本系(所)積極培育醫、護、社工及其他長期照護相關之專業人員,以從事有關長期照護實務、經營管理、及執行參與以及教學研究工作。
本次研討會由日本櫻美林大学 白澤政和教授藉由日本的照護管理體制之養成與管理具體實施方法分享,以了解日本照護管理的構成要素與過程及照護管理與照護計畫的關係、照護管理優點模式理論與實踐、以及隨著時代需要的變化、照護管理制度未來之方向等,包含日本照護管理的歷史、日本照護管理的展開方法、照護管理師的培育制度及照護管理等課題,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
▲ 授課實況(白澤政和教授講授,李光廷副教授口譯)
白澤教授講說有關日本介護保險制度可利用的服務内容,分為居家服務以及居家照護機構服務兩大類。前者包含:居家服務、訪視護理、訪視復健、日間服務、日間復健、短期生活照護、短期療養照護、住宅修繕、輔具租賃・購買、居家療養管理指導、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特定施設入居照護、定期巡回随時對應訪視照護・護理、小規模多機能型等,以及後者包含:老人特別養護之家、老人保健設施、照護療養型病房等。
有關Care Manager制度改革討論之品質提升,包括照護報酬額,每人負責Case,整備生涯研修體系統,如:創設主任級Care Manager制度資格更新制度,須先接受資格更新研修照護管理(Care Management)、居家生活的支援(含出院計畫)服務利用者的自立支援,自己的生活方式由自己決定及負責,後續接受外部支援,或身邊的日常生活之活動自理,以維持或提高身體機能面、精神心理面、社會環境面之整體高品質的整體居家生活(QOL)。
由於有關照護管理(Care Management)機能的發展趨勢,師法1970年代後半之美國當初的照護管理,經由服務利用者與社會資源的連結協調以支持居家生活。並未能提高服務利用者的生活品質,也無法成功地降低成本,今後的照護管理方向的須確立有效果效率的照護管理方法,即優勢(善用強項)模式(Strength Model),善用服務利用者的意欲、能力、自信、嗜好。復健模式(Rehabilitation Model)包括提高SST等社會復原能力,一體化模式(PactModel),包括治療面之積極對應。
目前日本的照護管理課題為Care Manager,由於隸屬於照護服務事業者旗下,無法確保其立場公正中立,照護計畫多半導入自身事業者提供的服務,如何培養獨立經營型的Care Manager,或許可參考台湾、英國、或類似行政定位等方式。
▲ 與會學員熱烈提問
另一議題為『推動社區整體照護體制』,本體制以提供因應服務利用者需要的住宅為基礎,兼顧確保生活上的安全、安心、健康等需要。不僅提供醫療與照護,包括社區內各日常生活場所,能適當提供福利服務之各種生活支援的服務。由於Care Managerger熟悉社區需要,可積極擔任「社區住民彼此互相扶持」資源開發的角色功能
本次研討會白澤教授也透過案例與學員互動和討論並比較現今台灣與日本在照護管理制度之差異,並分析其優缺,期盼能達到互惠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