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與探討
撰文/教務處 張娟娟
更新日期:2016-06-30 Thursday
點閱次數:3445
▲ 曹麗英副校長致贈感謝狀予蔡清田院長
為因應當今教育主流趨勢對於核心素養之重視與探討,教務處教學業務組業於105.6.8邀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蔡清田院長講演「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
蔡院長首先說明核心素養包含基本能力、學科知識及關鍵能力,可統整知識、能力與態度並結合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有利於學生學以致用以適應日常生活,並能回應社會與未來挑戰之需求。
本校為護理健康之專業科技大學,核心能力應適用於社會各面向及領域,並兼具共同性與個別層次差異性,各學院之課程設計可包含其教育目標、情境分析、需求評估、核心素養、方案設計等,以學習者之課程為核心,積極培養具備知、情、行、意之基本知識及關鍵能力。
▲ 「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與探討」講座實況
蔡院長以歐盟國家推廣多元發展教育為例,說明包含語言、音樂、邏輯數學、空間、人際關係、自然觀察等智慧之重要,並依據IMPM提出之管理概念重點,以包含反思、分析、合作、入世之世界觀、行動等五種思維模組之教育理念,期望以文化反差,培養學生洞察事務本性,能管理自我、面對組織文化之變革,將學習概念轉變成日常實際行動,並以自我認識反思、多元真實情境、主動參予操作、團隊合作創造、理性邏輯分析等五大面向,檢視核心素養之不同層面,期以適合我們之教育方式,走出戶外體驗生活,將教育核心理念完整傳達予學生。
「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側重理念質量之精進,應以「領域」為原則,強調其基本共同的「核心」精神,核心素養係為學生所應培養的基本且共同的素養,「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可引導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之課程發展。以核心素養與領域/科目的對應發展關係,核心素養可引導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之課程發展,但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可考量其領域/科目的獨特性或「差異性」而加以發展,各有其課程特性與強調的重點,不必對應所有核心素養,此種課程發展與設計係尊重學科特性且富彈性。
▲ 與會教師熱烈討論實況
蔡院長最後闡述課程設計核心應參考所需關鍵重要之「核心素養」,探討「核心素養」轉化為各學院「領域/科目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藉由探討與評析方法,進行「核心素養」與「領域/科目」檢核,「核心素養」可連貫各「領域/科目」且可課程統整設計成為「領域/科目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可跨越個別「領域/科目」,單一「領域/科目」涵蓋的並非只是單項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所有「領域/科目」之核心,可由各「領域/科目」共同實踐,此為對進行課程改革具有重大而啟發性之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