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聽語志工行
撰文/聽四二A 周芳妤
更新日期:2016-10-18 Tuesday
點閱次數:3827
▲ 大合影:環保局長官、助聽器公司人員、Texas A&M師生及北護聽語師生
今年08月09日至11日由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童寶娟系主任、北護聽語中心臨床督導張敬賢老師,共同引導碩士班學生前往泰國參與聽力篩檢國際志工活動,並與美國德州農工國際大學(Texas 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溝通科學與障礙系馬文蘭教授和大學部學生進行國際合作交流。
▲ 左圖:馬文蘭老師講解耳鏡的操作方式。     右圖:學生為學童進行鼓室圖檢查。
聽力篩檢活動簡介
每年泰國的民航局、環保局、Maroongroge助聽器公司、美國Texas A&M國際大學的馬文蘭教授及其團隊都會為Suvarnabhumi國際機場航道上的居民進行全民性的聽力篩檢。北護聽語系今年也參加了這個深具意義的活動!我們為250位孩童進行聽力篩檢,地點位於機場附近的小學。該校之孩童長期處於飛機起降的噪音環境中,噪音量約為110-130 分貝(dB),屬於高度噪音暴露的學習環境。過度的噪音暴露可能引發生理及心理的不良影響,暴露的音強、時間以及噪音類型不同,對人體的危害的程度也有差異,從身體些微的不適、焦慮不安、工作效益降低、記憶力變差,乃至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的增加。
本次聽力篩檢目的著重於噪音導致聽力損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的預防,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對於噪音量與暴露時間的規範,於噪音音量85 dBA情境中暴露8小時,即有可能使耳蝸科替氏器 (organ of Corti) 內的覆膜 (reticular lamina) 與毛細胞 (hair cells) 及支持性細胞 (supporting cells) 之間的連結受到破壞,改變包括聽力及血壓的量測內耳離子的通透性,致使聽力閾值暫時性的提高,形成暫時性聽損(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如毛細胞再受到大量的聲音刺激而壞死 (necrosis) ,將呈現出不可恢復的聽力閾值增加,即為永久性聽損(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
本次的篩檢對象屬於噪音導致聽力損失的高危險族群,因此除了官方所提供的噪音防護措施外,年度的聽力篩檢也是必備的監控方式。為了隔絕噪音,避免影響篩檢結果受影響,篩檢活動是在備有隔音室的行動聽檢車進行,所有的檢測儀器均由Maroongroge助聽器公司提供。耳朵的構造由外而內分別為外耳、中耳及內耳,因此篩檢活動中,運用耳鏡(otoscope)、鼓室圖(tympanometry)、耳聲傳射(OAE)、純音聽力檢查(PTA)之結果交互比對,可提高篩檢結果的正確性。耳鏡可觀察外耳道、鼓膜是否正常、耳垢是否堆積過多。鼓室圖依中耳壓力和等耳道容積等量化數據進行判讀,可分為正常(A type)或異常(B type、C type),可作為中耳積水和鼓膜破裂的篩檢輔助工具。此外,純音聽力檢查是學童聆聽到聲音後的主觀表達,能夠發現其聽力是否合乎正常標準。當孩童完成全部的檢查後,篩檢團隊將報告整理並從中知道孩童的狀況,若發現異常便能馬上予以轉介和治療。
聽力篩檢過程中,馬文蘭老師細心教導每位學生儀器操作、步驟,也不忘關心學生實作時的狀況,對於學生的提問更不吝惜地給予回答,當天的聽力篩檢非常順利完成,最大的收穫不僅是將學校所學應用於實務操作上,也讓我們了解到:給予孩童健全的生活品質、保障聽力功能之健康更是作為聽語專業人員的責任。
▲ 左圖:泰國民航局人員和兒童說明純音聽力檢查規則和流程。    右圖:聽語系師生與行動聽檢車合影。
值得借鏡之處
本次交流行程之收穫很大,除了體驗不同國度在聽力保健、噪音防護的作法,也提供臺灣現有的制度下可以反思精進之處。以台北市為例,市政府環保局針對航空噪音防制區的居民,提供防制補助,可用在隔音門窗、通風消音箱等防噪措施的設置,或補助舊門窗拆除。然而,誠如前文所提,若居民生活在高強度的噪音情境下,未來較易出現永久性聽損、高血壓等疾病。因此,除了充實防噪硬體措施之外,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應提出更為完善的監控措施,例如定期的血壓及聽力檢查,皆為未來努力的方向。不過,單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與學術單位、民間企業的共同努力,將能發揮更大的成效。
很高興能和系主任童寶娟老師、北護聽語中心臨床督導張敬賢老師一起參與這次的國際志工行,並與泰國學生、美國學生、泰國民航局、環保局及助聽器廠商合作這次聽力篩檢志工行。除了聽力篩檢外,我們還至泰國唯一設有聽語系的Mahidol大學及Ramathibodi附設醫院參訪。在參訪過程中,三校系所也用簡報說明國家之語言治療師和聽力師的培育體制,更詳盡的說明並分享三國聽語治療領域中的研究成果,對於不同國家的制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老師也安排Maroongroge助聽器公司參訪行程,參觀其工廠製造助聽器完整過程,以了解該公司成立聽能復健中心的願景。Maroongroge助聽器公司深知北護聽語系的語言治療早療發展成果具備專業水準和品質,未來希冀與系上有更多的國際交流和合作。在這次的志工訪問旅程當中,不僅開闊國際視野,更將自身所學的聽語專長應用在臨床實作上,期望未來有更多機會為我們臨床聽語界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