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活動:彈性薪資優秀教師心得分享


撰文/教務處


更新日期:2017-01-25 Wednesday
點閱次數:3545

林文絹、謝佳容分享教學心得

▲ 林文絹、謝佳容分享教學心得



        為提升教師職能,教務處於105年於11月9日、24日及12月1日辦理104學年度彈性薪資優秀教師心得分享活動,分別邀請教學類得獎教師:林文絹、謝佳容老師;輔導及服務類得獎教師:邱淑芬、高千惠老師;研究類得獎教師:許麗齡、李慈音老師。提供本校教師經驗傳承與交流,進而達到同儕相互學習及成長之目的。 教學類:
        林文絹老師分享:世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世界一直在改變」。現今改變的不僅是大量使用網路與電腦科技,而是「生活的方式」,人與人的互動以及獲取資訊的方式,每天大家花很多的時間在網路上,低頭滑平板、手機是常態。不難想見現今大學生的學習狀況,我們一直在學習如何扮演好老師角色的過程上。   然而,學習的本質不會因著各種變化而改變,要改變的是老師教學思維得隨著社會的脈動而調整,並接納學生現況,設計增進教與學互動之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所學能實際連結生活與具實用性!
        謝佳容老師分享因為一直很喜歡教學情境,特別是引導同學們能認識更多老年護理、長期照護、性別教育和心理衛生的領域之專業發展與知能的培育,就會促發更多心靈與專業能量的滋長,且藉由教學相長、交流切磋,也能讓師生們彼此充權、產生相互支持的力量。 我曾用教學微笑曲線分享自己的教學理念,也認為今日師者角色已轉化成「傳道引思、授業充權、解惑支持、創新應變也」。特別是現今瞬息萬變、充滿挑戰的時代,能支持我且引導我繼續往前的動力是源自2010年參加福智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教師生命成長營時的二句話,「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老師是心靈提升的舵手」,它不但堅定我的教學信念,也領引著我對生命關懷的熱忱之心,藉此也分享給校園中的每個師生,我深信能熱愛生命、願意學習、用心生活的人,方能感受與珍惜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邱淑芬、高千惠老師分享輔導及服務心得

▲ 邱淑芬、高千惠老師分享輔導及服務心得


輔導及服務類:
        邱淑芬老師與大家分享她服務的歷程,以及從服務中學習的經驗,並藉此成長茁壯。在她將近二十年的任教期間,在輔導與服務的部份,雖然付出一些心力,但最大收獲來自於過程中的學習及成長,增進自己的教學與護理專業能力!也深深體會自己只是學校系統的一個小小螺絲釘,學校與系所的發展是許多人共同付出,自己只是貢獻所學專業,期間也透過許多長官與貴人的提攜,才能有機會在服務工作中不斷學習與成長。 最後邱老師也勉勵我們: 從典範中學習服務,服務中蛻變! 在服務中學習謙卑,尊重專業! 服務是一種使命,是經驗傳承! 服務是不拘泥形式,不計名份! 服務是甘願做、歡喜受的體驗!
        高千惠老師的分享淺顯易懂,她鼓勵學生不要害怕跟不熟的人事物接觸,多多學習跟不同個性的人相處並廣建自己人脈,也鼓勵年輕人正向思考,雖然在經歷的過程中多少或有些艱辛,但也才能有所成長;俗話說:「關關難過,關關過」,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給予我們的責任與義務,並用盡全力往前走,往後回首就會發現自己變不一樣了!


許麗齡、李慈音老師分享研究心得

▲ 許麗齡、李慈音老師分享研究心得


研究類:
        許麗齡老師與大家分享結合護理教育及資訊科技之研究歷程,以多年期計畫撰寫脈絡及架構設計案例為例,強調最重要的是計畫撰寫脈絡、思緒及研究主題的連結性,研究的主題才能一系列並具深度廣度。 許老師的研究領域以提升護理學生之學習成效為主軸,藉由改進教材內容、創新教學策略及研發學習評量工具,以提昇護理學生的學習成效。 她也分享教育者需傳承教育的價值與使命,學術生命有限,必須能在專業領域上有所突破,於執行研究時必須謹慎的思考或自問研究成果對教育或實務或政策的衝擊及影響為何?  研究者亦需具備專業責任及使命感,學術才能永續發光。
        李慈音老師開場即表示,她認為透過付出才能展現出自己存在的價值。她分享新生兒照護暨親職賦權系列之研究經驗,雖然在遇到了困境,但她認為這是對人類有利的事情,即使經費不多,也遇到些反彈聲,但還是用心將其完成。 透過質性研究更能親身經歷並了解親職想法,從而衍伸至量化研究。從新生兒、幼兒至早期療育,老師也將她的收穫融入教學與實習中,並開設了新課程,在教學上開啟了新的一扇窗。她也將開發自學平台以解決問題之經驗分享給在場的與會者。
        本系列分享活動透過講者與參與者問答互動,讓在場的師生都感到受益良多,更深刻了解到在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領域各有不同的一片天!在這裡恭喜104年度獲得彈性薪資優秀教師獎的六位教師,也感謝與會師生參與教務處教學發展組辦理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