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學院李玉嬋院長前進總統府建言,希望政府重視國人心理健康
撰文/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
更新日期:2017-06-23 Friday
點閱次數:3668
▲ 本校幸福人學院李玉嬋院長、心理健康團體代表與陳建仁副總統合影
本校幸福人學院李玉嬋院長於106年4月19日,與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中華心理衛生協會、董氏基金會等64個心理健康團體向副總統建言,希望政府重視國人心理健康。
李玉嬋院長向總統建言兩大點,第一大點:認為臺灣需要從精神醫療照護走向全民養心運動促進心理健康,以身心健康雙BMI指標響應聯合國倡議幸福全民運動,心理健康雖重要,民眾不知如何日常保養心理以擁有心理精神健康,應積極推廣養心運動教民眾保養心理健康而非只消極防治憂鬱自殺。並向副總統建議:(一)由政府推出供全民檢驗身心健康雙BMI指標。(二)對照生理健康BMI建構一個衡量「心理健康BMI」幸福心指標。(三)教育全民友善人際支持、正念情緒管理、自我價值效能等養心運動促進-「心理健康BMI」= Be-friends交友(人際支持親密感)+ Mindfulness正念(情緒平穩掌握感)+Identity認同(自我價值意義感)。(四)採用幸福正向預防心理學觀點營造養生更養心的健康促進好習慣。(五)倡議心中幸福指數是促進全民心理健康的關鍵角色。
第二大點:幸福長照:應推出人老心不老養心站以幸福學預防受苦創造幸福。長期政策的基礎是幸福人生,圓滿幸福才能持久長照政策,讓台灣更幸福。如今幸福學,已成為現代人追求圓滿人生的心理健康修為。世界幸福報告從經濟指數、健康壽命、貪汙認知之外,強調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慷慨風氣更能帶給世界各國幸福。臺灣幸福排名從2012年全世界第44名逐年爬升到2016年世界第35名,成為亞太第一幸福國家。但全臺建設最好的臺北城市民眾仍幸福無感?縱使長照政策再改革,沒有心理健康幸福感的老人國臺灣,依然無法因應老化受苦的恐懼陰影。
▲ 李玉嬋院長及心理健康團體前進總統府建言,希望政府重視國人心理健康
臺灣第一個幸福養心站在106年4月由本校幸福人學院暨台灣諮商心理學會攜手設立,借以激勵老人活化心靈能量與社交動能的特色課程來延緩身心老化,以教導老人從心關照、從新因應老年生活,來提昇老人擁有健康快樂的自我效能感,營造成功幸福老化的養心站目標與創新長照作法,除了提供社區長者身心健康雙BMI促進心理健康與體適能課程,也設計銀髮長者帶青澀大學生攜手認養北護大校園的青銀交流創新服務方案,希望創造老人單向被照顧之外更能付出反饋校園,透過在地共榮再造老幼雙寶生命互惠利他價值,讓長者心靈價值被友善美好環繞,發揮大學在地連結與社會責任,來培育守護長者心靈健康與幸福圓滿之人才。
▲ 大合照
李玉嬋院長呼籲政府以身心健康雙BMI指標響應聯合國倡議幸福全民運動,在幸福長照推出人老心不老的「心理健康BMI」養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