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語系泰國見習
撰文/聽語系王頤萱
更新日期:2017-12-15 Friday
點閱次數:4242
▲ 台灣師生及美國師生在助聽器公司的合影
今年8月由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的童寶娟系主任帶領碩士班及大學部學生,前往泰國參與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並與美國德州農工國際大學(Texas 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溝通科學與障礙系馬文蘭教授及其大學部學生進行國際合作交流。此次計畫內容主要包含:(1)醫院(Ramathibodi Hospital)見實習、(2))助聽器公司(Maroongroge)見實習、(3)上課(聽能復健、助聽器種類、 耳聲傳射…等)、(4)為居民進行聽力檢查、(5)與聽障兒童互動。
原以為全英語上課是一件困難的事,然而,因為每位講師都盡其所能以最簡單敘述教學,其中收穫最多的課程是OAE(耳聲傳射)。上課前對OAE的認識只是一個能測得內耳的外毛細胞運作是否正常的檢查,並不了解如何操作及判讀結果,但在講師耐心回答問題後,對於OAE有更進一步的了解:OAE的原理是當有一個短暫音從外耳傳至內耳時,外毛細胞會因為此聲音而產生自主放大反應,而此經放大過的聲音會從內耳傳至中耳再至外耳,若外毛細胞為正常功能,則OAE儀器便會紀錄到此從內耳傳出的聲音。另外還有幾個小提示:OAE的結果再現率應高於80%、聽損程度約40dBHL的個案無法通過OAE測試。OAE有其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能以較快速的方式檢查中耳及內耳外毛細胞的功能,缺點則為無法找出耳蝸後病變、也有可能會因環境噪音太吵雜而被干擾而紀錄不到耳聲傳射。上完課後還能實際操作儀器並與同學們互相練習,練習的過程中講師亦在旁解說步驟,藉此加深印象!
▲ 剛結束表演的聽障兒童
在此次計畫中,為居民進行聽力檢查最有興趣,因為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地應用前一天上課所學專業。前來進行檢查居民多為年長者,耳朵健康狀況較差,因此看到較多不同種類狀態,例如耳垢過多、耳膜破洞、或是幼年有中耳積水且未處理者, 也因為分工後負責不同的檢查,有機會操作到不同儀器;在得到每一位個案的完整檢查結過後,大家便聚在一塊討論,若有不懂地方也能詢問在一旁老師,得到更加詳盡解釋,這是一個十分難得又寶貴的經驗。
整個計畫過程中,最讓人感動的就是與聽障小孩(皆有配戴輔具)的互動,起初和他們就只是站著相視而笑,由於他們並沒有發展出口語,只能發出無意義的單音,而我們不會手語,所以也只好站著笑著。「笑,是全世界的語言」這句話沒錯,因為笑著笑著我們就牽起彼此的手開始互動,儘管過程中是我不懂你而你也不懂我,但在老師幫忙翻譯的情況下,慢慢地透過比手畫腳及文字來溝通!雖然傳達的意思並不完整,但能粗略的明白對方想說的話。每一 位小朋友都十分熱情,先是為我們取暱稱,接著又拉著我們的手開始教手語(從1數到100),最後甚至還聊起了日常生活,還一起跳了舞。經過一個下午和小朋友們的互動,更加確信自己的方向:想讓這樣的小朋友能聽得到、 學習說話、表達自己!
在此次的計畫中,學習到許多事物,包含專業知識、態度、團隊合作、 溝通方式,跟隨老師一起出國學習經驗很難得,我珍惜這個機會,也謝謝系上老師的用心,安排一趟精采絕倫的見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