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壓減輕肩頸疼痛
撰文/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 碩一班 林佳儒 指導老師:葉美玲 教授
更新日期:2018-07-03 Tuesday
點閱次數:4853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因學習、工作上的需求長期使用電腦,又經常低頭使用手機,幾乎3C不離手,您有因姿勢不良或疲勞而出現肩頸疼痛的情形嗎?
【肩頸疼痛常見嗎?】
肩頸疼痛(Neck and shoulder pain; NSP)是成人普遍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兩側肩頸部僵硬,常合併酸、痛、脹或麻感,甚至放射至背部肩胛區、頭頸面部及上臂,族群主要集中在頸背肌肉過度使用(如長期使用電腦工作者)及老年人。
國外研究顯示肩頸部疼痛一年中盛行率為30-50%,終生再發生率估計為26-71%(Aoi, Tai, Chen, Lui & Lin, 2017)。國內臺灣勞工委員會針對電腦工作者進一步研究調查,以身體的九大部份分類,結果顯示一年的盛行率中,比例最高分別為肩膀(63%)、頸部(60%)(黃、陳,2002)。
引起肩頸疼痛的最常見原因是姿勢不良和活動減少,工作時若持續不正確姿勢,肩頸肌肉便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穴位按摩是否要按到越痛越有效?!】
常聽到「身上有很多氣結,應該要推開,按壓穴位越痛越好」,這是錯誤的觀念,按壓穴位只需有「酸」、「麻」、「脹」之「得氣」感覺為標準,若感到痛楚,代表用力過度,要用正確的按壓力道,才能有效紓緩疼痛。
【肩頸疼痛按一按 放鬆不求人】
穴位按壓(Acupressure)為中國傳統的養生保健技術,指透過適當的手法,刺激人體某些部位或穴位,藉由被動地活動肢體或關節,來達到通經絡、調補氣血、扶正固本、消除疲勞、恢復元氣之養生或保健目的。
在古代,以症狀臨床表現來分類的系統中,肩頸疼痛多歸屬於「項強痛」的範圍,以循經取穴為主軸,依頸肩多屬陽經循行之範圍,再考量容易自我操作的原則來選取風池、肩井穴位。
若肩頸有不可觸壓之疼痛,可以遠處取穴的方式,藉著在遠部穴點的刺激,將疼痛處匯集的氣血以及對疼痛的專注加以疏導,而能明顯減輕患部的疼痛,穴位選取手陽明大腸經中的合谷、曲池(葉,2010;Matsubara, et al., 2010)。合谷穴為手少陽大腸經的原穴,亦有通絡鎮痛的功能,對於身體上部的疼痛如頭痛、肩頸痛或牙痛。刺激合谷穴能夠藉由增高疼痛的關值,而達到陣痛的效果,進而使因疼痛而僵硬的肌肉組織得以放鬆(林、陳、葉、賴,2010)。
【肩頸疼痛穴位】
一、風池(圖一)
(一) 取穴方法:後頸部頭骨下方,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
(二) 主治功用:治療頸痛、頭痛、眩暈、耳鳴等。
二、肩井(圖一)
(一)取穴方法:頸部與肩端的中間處。
(二)主治功用:頸痛、肩背疼痛、上肢無力等。
三、合谷(圖二)
(一)取穴方法:拇、食指合攏,在突起肌肉的最高處取穴。或拇、食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指尖到達之處即是本穴。
(二)所屬經絡:手太陽大腸經。
(三)主治功用:止痛要穴。
四、曲池(圖二)
(一)取穴方法: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之處即是本穴。
(二)所屬經絡:手太陽大腸經。
(三)主治功用:肘關節痛(葉、陳、陳,2011)。
▲ 圖一風池穴、肩井穴(左圖);圖二合谷穴、曲池穴(右圖)
【怎麼按壓?壓多久?】
穴位按壓的基本手法分為按、揉、推等,方法為先在穴位上按壓至覺得有酸、脹、麻的感覺為佳,不應有痛感,再用揉法在穴位上做施壓,力量要均勻,用指腹按揉穴位十秒鐘,休息五秒鐘,持續三至五分鐘,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陳、陳,2003;張、劉、李、陳、周,2005)。
【這種簡單易行的按壓穴位適合每個人嗎?】
1.經歷重大疾病、壓力的體力虛弱,不適合穴道按摩,會擾亂身體的循環。
2.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血管中硬化粥狀斑塊可能因過度用力破裂造成中風。
3.孕婦於懷孕期間勿過度刺激,如肩井穴、合谷穴等,以免造成子宮收縮,影響胎兒,甚至流產。
4.皮膚有傷口、感染,或患有血友病、骨傷、血管及神經部分佈豐富的前頸等,皆應該避免。
適度的按壓穴位可以達到養生、保健效果,如身體有不適症狀,應先尋求醫療諮詢及治療。
林舜穀、陳曉萱、葉家豪、賴榮年(2010)‧遠處取穴針刺療法治癒產後頸項痛之醫案報告‧臺灣中醫醫學雜誌,
9(2),35-42。doi:10.30032/TJCM.201006.0005
陳惠敏、陳彰惠(2003)‧穴位指壓在婦女健康上的應用•長庚護理,14(4),379-385。
張惠甄、劉曉玫、李依純、陳萱芳、周培萱(2005)‧穴位按摩臨床護理運用之文獻回顧‧長期照護雜
誌,9(3),91-101。
黃耀輝、陳志勇(2002)‧肌肉骨骼害危害因子檢核-簡易評估方法探討(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委
託研究報告(編號:IOSH90-H33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葉美玲、陳興夏、陳靜修(2011)‧中醫護理‧台北:五南。
葉建宏(2010)‧遠處取穴治療頸肩肌筋膜炎之病例報告‧中華推拿與現代康復科學雜誌,7(1),33-37。
doi:10.30059/JTRS.201012.0003
Aoi, I., Tai, Y. T., Chen, H. C., Lui, T. N., Lin, T. J.(2017). An Imaging Study to Evaluate Risk Factors with the
Effectiveness of Cervical Epidurals in the Management of Neck and Shoulder Pain in a Young Population. The
Taiwan Joural of Pain, 27(2), 53–61
Matsubara, T., Arai, YC., Shiro, Y., Shimo, K., Nishihara, M., Sato,J…Ushida, T.(2011). Comparative effects of
acupressure at local and distal acupuncture points on pain conditions and autonomic function in female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 1-6.
doi: 10.1155/2011/54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