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湧硯墨專欄


撰文 / 出版組 黃振勇


更新日期:2004-09-18 Saturday
點閱次數:1911

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位名叫邢夷的人,他的妻子在河邊淘米,一塊松炭漂進了她的洗米籮裡,粗心的妻子熬粥時也沒有發現這塊松炭。


邢夷從田裡工作回來,妻子端上一碗粥給他,那粥黑乎乎的,邢夷火了,他沒吃完這碗墨粥,便將它潑在妻子的身上。妻子換下了潑污的白衫拿到溪邊洗濯。她洗呀、搓呀、揉呀、捶呀,可是那花朵般的墨跡再也也洗不掉,夫妻二人看著衣服上的墨跡入了迷,從那以後,經過邢夷夫妻不斷摸索、反覆的實驗,終於創造出了人類史上第一塊「米粥墨」。   本校學生會於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假校本部圖書館,邀請本校同仁黃鎮湧先生展出其個人的墨碩收藏,歡迎同仁前往觀賞。 生日:三十八年十一月 星座:天蠍座 血型:B型 興趣:書法、品茗、騎馬、保齡球、攝影、音響、琵琶、二胡、笛子、蒐集古董表、下廚、飛行、汽車,抽煙斗(曾得全省煙斗大賽冠軍,目前只有在比賽才抽,呈現戒煙狀態。) 學歷:台北科技大學車工程系   墨碩收藏緣起: 十二年前透過朋友介紹到丁錦泉老師(多年前得到書法之薪傳獎)家中學習書法,一開始並沒有抱著高度的興趣,純為打發時間,未料一學就是十二年,丁錦泉老師鼓勵學生使用硯台磨墨寫字,不贊成使用市面隨手可得的化學墨汁。丁老師說:「自己磨的墨汁寫在紙上,即使過了幾百年也不會壞掉,用化學墨汁寫的字恐怕幾十年就剝落了。」唐代、宋代書畫大師真跡作品,能夠留傳至今日,墨的功勞不小。
         十年前,有一天經過光華商場,見到地攤上有幾個破碎的古墨,買回把玩後試著磨寫在宣紙上,發現在墨色中,呈現出不同色澤,有的偏藍、有的偏紅,有濃有淡、變化萬千,猶如鬼魅一般,且彫工精緻,令人嘆為觀止。古墨令我深深著迷,從此,邁上搜集各種不同圖案古墨之路,進而開始賞玩古硯。 在收藏的過程中偶有因緣際會,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明朝真品,慶幸自己是有緣人。收藏古董者常認為古董商是奸商,可我一班朋友們卻因我購買硯墨的技巧,笑稱我才是「奸客」。常想,錢只是一個媒介,透過這個媒介,使我有機會浸淫於歷代先人留下的藝術文化天地。


目前蒐購最鍾愛的幾款墨硯包括:南唐李廷珪墨、明朝程君房墨、荷葉硯、石鼓文硯(朝代不明)、…等,保存方式以宣紙或棉紙包裹至於箱中,避免受潮為最主要原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