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主題線上國際研討會圓滿落幕
撰文\大健康產業與創新研究中心
更新日期:2021-06-21 Monday
點閱次數:3004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大健康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辦、國際暨兩岸教育中心和電子計算機中心協辦的「新冠肺炎的趨勢、預防與營養照護國際研討會」,於110年5月20日在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採全程線上舉行,共邀請四位外國講者進行專題演講,並進行綜合討論。本活動原先規劃為現場及線上同步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升級影響,將來賓改為全面線上研討,主題涵蓋疫情之趨勢、預防與營養照護,由相關領域專家發表前沿研究,期能於理論面和實務面對社會大眾有所貢獻。
(左圖)謝楠楨校長線上開場致辭。
(右圖)現場引言人吳淑芳副校長(中)、伊朗籍研究員Javad(左),印尼籍研究員Lukas(右)
研討會首先由謝楠楨校長發表開場演說,接著由吳淑芳副校長暨研究中心主任進行引言。第一場專題講者由研究中心伊朗籍Javad Alizargar研究員發表,講題為:「疫情要結束了嗎?新冠病毒再活化或再感染的風險」;演講中介紹其手邊相關研究之研究方法、研究設計與研究結果。第二場專題演講由曾任職於烏蘭巴托肝臟中心感染科的蒙古籍醫師Ganbolor Jargalsaikhan發表,講題為:「新冠肺炎的治療與疫苗」;演講中簡介各種疫苗的效能,包括用於孕婦和孩童的情形,以及疫苗可能伴隨的副作用。
(左圖)蒙古籍講者Ganbolor Jargalsaikhan發表演講
(右圖)印尼講者Dian Handayani發表演講
中場休息結束後,由研究中心研究組組長翁仕彥助理教授進行引言。第三場專題演講由研究中心印尼籍Adi Lukas Kurniawan研究員發表,講題為:「腸道菌群與新冠肺炎:潛在連結與意涵」;演講中簡介人體中的腸道菌群、相關影響因素和結果、腸道菌群與飲食和免疫功能的關係,乃至於感染之避免。第四場專題演講由印尼布羅伊賈亞大學營養科學系教授暨系主任Dian Handayani發表,講題為:「新冠肺炎、免疫與營養支持」;演講中解說營養和免疫功能的關係、疫情時期的飲食習慣、肺炎感染者的新陳代謝變化、健康照護者的營養建議,以及體能運動建議。
下一階段進入綜合討論,由副校長暨研究中心主任吳淑芳教授、研究中心研究組組長翁仕彥助理教授、研究中心研究員Javad Alizargar和Adi Lukas Kurniawan,以及蒙古籍講者Ganbolor Jargalsaikhan和印尼講者Dian Handayani,共同接受來賓發問,並即時對話、討論回覆。
本次活動來賓採表單報名,原本規劃實體和線上同步,因疫情升級而改為線上參與,除本校教研人員、碩博士生約16位、夥伴學校教研人員、醫事單位(例如:臺北榮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北馬偕醫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人員、協會和基金會(例如:國際婦女理事會、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人員報名參與,亦有國際學生及來自國外合作學校(例如:印尼的Universitas Brawijaya、Universitas Al Azhar Indonesia、Baiturrahmah University和Nahdlatul Ulama University of Surabaya約人,約14人)的教研人員參與,線上同時參與人數達60餘人。主題涵蓋疫情之趨勢、預防與營養照護,由相關領域專家發表前沿研究,希冀在疫情嚴峻、COVID-19盛行爆發之際,能於理論面和實務面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