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姊姊知心時間】-讀書方法
撰文\學務處 學輔中心 橘姐姐
更新日期:2021-10-20 Wednesday
點閱次數:3368
才回到學校實體上課沒多久,怎麼好像期中考就要來了。要讀的科目好多,而且好幾本都是原文書,讀英文真的好痛苦喔…而且偷偷跟你抱怨一下,我真的不知道我們老師在上什麼欸,內容也沒講完,也沒有幫我們畫重點,這樣是要怎麼讀考啦。橘姐姐你可以幫幫我嗎?
by又開始焦慮的小奇
哈囉小奇:
很高興看到你的來信,也歡迎你回到校園來上課!從你的來信可以看到你對於自己課業的重視,還有想要解決問題的心,充分展現你為自己負責的態度,橘姐姐很佩服你。
關於你對老師上課方式的困惑,我突然想起自己剛進大學時也跟你有一樣的感覺,那種疑惑和落差是很有感的,也是很多人都會有的。這是因為大學跟我們過往的學習經驗並不太不同。以前,我們只要照著進度走,讀完規定的進度就可以考段考,雖然有被逼迫的感覺,但我們不必為了該如何學習煩惱。現在,情況剛好相反,再也沒有人逼我們要讀什麼書,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讀書、怎麼讀書,同時我們也要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這對於太習慣被安排好的我們來說,可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要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並去探索和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橘姊姊這邊也提供一些方法給你參考。
一、瞭解自己的學習風格
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你有曾經想過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嗎?又自己的學習風格是屬於哪個類型的。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Richard M. Felder and Barbara A. Soloman教授把學習風格分為四大類型,每種類型都是以成對的兩個對立風格來呈現,這並不是二分法而是類似於光譜的概念。另外,同一個人也可能同時具備兩種學習風格。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1.主動型(Active)與反思型(Reflective)
主動型的學習者偏好跟很多人一起合作的團隊學習,建議可以參加讀書會、用自己的話向他人說自己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實際生活中;而反思型的學習者喜歡自己思考,獨立完成工作,建議在課後的閱讀或學習時,可以在一個段落後停下來寫下自己的反思、摘要或心得喔。
2.感受型(Sensing)與直覺型(Intuitive)
感受型的學習者偏好學習具體的事物,比較不喜歡所學的內容跟真實沒有關係,因此當遇到抽象和理論概念時,可以請老師舉例或是與同學一起腦力激盪;而直覺型的學習者則喜歡求新求變,不喜歡重複且規律的事物。
3.視覺型(Visual)與文字型(Verbal)
視覺型學習者喜歡使用圖片、圖表、架構圖、影片或實際演練時,會有比較好的記憶效果。可以利用樹狀圖、螢光筆畫記等幫自己歸類。而文字型的學習者對於文字說明或是口述講解則可以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可以試著聆聽他人對內容的解說,同時也將自己所學到的講給他人聽。
4.循序型(Sequential)與總體型(Global)
循序型學習者傾向於從頭開始一步一步的學習,循著邏輯前進。對步驟較有興趣。可以將自己所學的製作成符合自己思考邏輯的大綱或摘要,並以此連結新的知識喔。而總體型的學習者則偏好跳躍式的學習,通常不會按照內容的前後順序依序學習,之後才會突然之間領悟其中的關聯性。瀏覽過整體後試著幫自己把這些知識做連結,可以請教老師或參考相關的書籍喔
二、資源的運用
搞懂自己的學習風格後,還要有資源的蒐集能力。讀書和考試都是有方法和策略的,死命地讀,硬啃下去只會讓自己更累。可以去向學長姊蒐集歷屆的考古題,瞭解老師的出題方式和考試方向,也可以請教同儕、老師讀書的策略和技巧。
三、調整自己的讀書習慣
對於自己以及要讀的內容有所瞭解後,就要開始整合這些資源,擬定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並且記得保持規律的作息,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減少視窗和誘惑),適時地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態,隨時作微調。相信不久的將來你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橘姊姊祝小奇準備考試順利喔!有什麼問題都歡迎再找我討論!
橘姊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