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垃圾不落地
撰文 / 學務處健康中心 楊瑞珍組長
更新日期:2004-09-21 Tuesday
點閱次數:1608
創造傳統
優質的學習空間與文化,可使教育、成長與生活得到整合,這也是培養健康公民的重要歷程;緣此,這學期本校學生發起「追求生活優質化、實施垃圾不落地」系列活動,此活動係由學生活動中心、山服社、自然保育社及國樂社等社團學生聯合主導。期望透過自發性的營造模式,將使本校成為健康學習的好地方,以學生為主體的文化建構,也將為本校創造新的傳統
側寫教室風華
教室是汲取知識、豐富我們生命的空間,也是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舞台;我們在這裡學習變化氣質、培養風格、創造文化,所以教室應該是明鏡高臺。但是,若每當下午走進教室觸目所及竟是紙屑、吸管、飲料瓶、便當盒等垃圾雜陳一地,其景、其情真是何以堪!
共犯結構說
環境是人們行為最誠實的紀錄者,在教室的控訴中我們可以聽到罪狀有三:
(一) 個人層面
同學們有在教室進食、喝飲料的習慣。許多同學會在教室中吃早餐、晚餐或其他零食、飲料,由於個人自我要求不足或一時疏忽而造成紙屑、吸管、飲料瓶、便當盒等垃圾棄置於桌面、椅架上或地面上。
(二) 群體層面
缺乏優質文化的情境經驗。同學互動中會營造共同的價值文化,長期以來由於方便自己的個人主義,取代了服務與利他的情懷,這無形中造成美善良知的集體沉淪。
(三) 結構層面
缺乏有效的回饋機制。教室的清潔全部透過勞務外包及勞作教育來執行,一般學生純粹只是服務的消費者而不是生產者,加上本校在環境維護行為上並沒有建立激勵懲處辦法;這可能也是對學生行為增強不足的因素。
輕舟已過萬重山
垃圾不落地系列活動從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九十二年七月三十一日;這將是長長的努力、堅持與理想。目前已展開的活動包括:
(一) 大家來連署:91.12.02~91.12.06
(二) 文宣海報展:91.12.09~91.12.13
(三) 班級巡迴宣導:91.12.16~91.12.20
(四) 教室整潔評分比賽:91.12.19~92.01.3
(五)大家來點燈「徵一句話」:91.12.23~92.01.10
不信春風喚不回
本活動將為達到教室全天無垃圾棄置、徹底垃圾分類、養成利己益眾情操及創造天人合一校園文化的目標而努力。行為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認知學習,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指標。基於本校有為社會培植人才、貢獻人類健康福祉的使命,對於如何落實教育的本質,培養優秀的健康公民有更深的反省與期許;讓我們一起來點燈,為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實踐「我的 垃圾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