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疫情、走入機構 長照學界盼加深產官學合作
撰文\健康照護產學合作中心
更新日期:2023-04-28 Friday
點閱次數:3082
▲ 全體與會貴賓與105歲長輩住民(前排右三)合影。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健康照護產學合作中心主辦「全國長期照顧課程推動委員會」,四月十七日首次進入長期照護機構舉行研討會,在臺中慈濟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舉辦112年度第一次研討會議,成立已七年的全國長期照顧課程推動委員會藉此落實推動產官學合作培育長照專業人才的心理念。
今年首場研討會由臺中慈濟醫院、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護健康學院以及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協助共同舉辦,衛福部長照司也派員與會。會中,委員與部會長官、臺中慈濟護理之家院方人員,三方共同以長照作為交流主題,探討長照人才培育、就業銜接、機構照護實務等各項議題進行交流探討,望厚植長照專業人才基礎。
▲ 院方介紹慈濟護理之家ABC據點
▲ 課程推動委員會工作彙報
臺中慈濟護理之家為慈濟醫療體系第一個機構住宿式長照機構,臺中慈濟醫院做醫療為後盾,提供住民健康照護的醫養服務模式。106年以全國首創「返家率」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SNQ)銅獎。107年完整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始於社區健康營造與關懷據點服務,而後開始設立日間照顧中心、A單位、B單位居家式服務機構及C據點長照站,以多元經營模式整合照顧,串連個案從健康、亞健康到失智、失能一條龍的照顧服務。
▲ 在院方音樂照顧老師的帶動下,與住民長輩們一同參與音樂照顧活動
▲ 院方營養師介紹住民點心製作活動
機構負責人莊淑婷副院長以臺中慈濟護理之家為中心點向外拓展,擔任慈濟基金會長照推展中心副總召集人,帶領各類人員於21縣市佈建慈濟長照服務網絡,至112年3月底,設立的A、B、C已多達201個點,其中C據點就達127處,屬全國最多。慈濟基金會更提供各地靜思堂做為在地長照服務場域,引導在地長輩走出家門,以多元模組課程、健康樂活方式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的健康照護理念。
▲ 院方介紹復能科技設備
▲ 參訪院方日間照護中心
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高齡長照人才培育及專業化發展,多元管道推廣並樹立長照人員專業及溫暖形象,期盼吸引更多年輕一代加入高齡長照產業。北護大在教育部以及相關部會、產業支持下,104年起蒐集、規劃、統整全國長照相關科系資訊,105學年試辦長期照護模組課程至今,建構完善長照專業課程模組,持續推動長期照顧量能成長。
▲ 謝楠楨主任委員交流討論長照人才培育議題
▲ 左:謝楠楨主任委員;右:長照司代表
謝楠楨主任委員表示,為培育國家優質長照健康事業人才,落實政府相關政策推動,學界必須能適時跟進長照產業發展趨勢,提前預備未來業界人才需求。近年長照2.0置入並強調「復能(reablement)」觀念,透過高端復能服務可依據失能者不同時期提供相對應之移動健康復能服務,並針對PAC(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個案所需之照護單位進行橫向及縱向之有效串聯與整合,配合智慧科技復能設備,讓個案經過復能訓練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在個人有限的「內在能力」下,協助將「功能性能力」最大化,將日常活動直接變成訓練內容,使個案恢復行動自主,減少後續醫療費用、減輕家庭及社會照護負擔,重獲希望與尊嚴。
北護大現正執行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的「移動健康--回復獨立生活的自主權計畫」,預計將融入科技智能元素,培育行動復能人才及急性後期照護模式帶來創新性的改變並造福民眾。在政府正式納入新型專業人員類型前,先行引領學界跟進開發相關課程,將會是未來長照發展之關鍵焦點。
會議由15位來自全國12所知名長照相關科系所出任之學界委員代表,以及慈濟醫院院方代表、衛福部長照司代表、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多方共同出席與會;希冀透過此次會議,能加深產、官、學三方的合作深度與連結,相信跨域合作將激起更多火花,更好地推動及實施長期照護專業模組課程,為國家培育更多長照專業人才,奠定國家長照專業基石,逐步推動長照專業國家師級證照制度,建立長照專業形象,提升臺灣長照專業人才職業尊嚴與願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