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教學分享暨品質保證會議
精進教學策略與確保達成教學目標
撰文\教務長王采芷、雙語化學習推動資源中心 廖致寬
攝影\校務研究辦公室 許閔翔、林琨錡
更新日期:2023-05-30 Tuesday
點閱次數:4275
北護大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資源挹注下,持續鼓勵教師開設全英語教學(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課程。為提供全校教師在全英語教學上的經驗分享與交流的平台,雙語化學習推動資源中心於每學年舉辦兩場EMI教學分享暨品質保證會議,邀請校外英語教學領域及醫護專業領域的學者專家擔任品保委員,給予EMI教學經驗與設計上的建議和交流。
▲ EMI品保會議與會校內外教師合影
雙語化學習推動資源中心於112年5月4日與9日分別舉辦兩場品保會議,邀請校內開設EMI課程的教師進行分享與交流,第一場品保會議由護理系王凱微老師分享「國際健康照護溝通」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該課程透過多元的教材內容與小組討論,提供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團隊練習,鼓勵學生練習口語表達,並以健康照護之情境進行短劇的發表,獲得學生好評。護理系黎靜婷老師分享「國際健康照護文獻閱讀及簡報技巧」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黎老師透過分組、循序漸進的進度與活潑有趣的課程活動安排,進行期刊文章的導讀、分析以及簡報技巧練習,藉由學習前後測結果評估學生學習成效,達到學生在健康照護專業文獻閱讀、撰寫與簡報能力提升的目標。校外委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高教暨培訓認證中心林律君主任與國防醫學大學廖珍娟教授,以及校內委員助產系林文絹主任與生諮系李佩怡主任分別針對兩個課程的優缺點進行交流與分享。
▲ 王凱微老師分享「國際健康照護溝通」課程設計
▲ 黎靜婷老師分享「國際健康照護文獻閱讀及簡報技巧」課程設計
第二場品保會議則是由健管系劉介宇系主任分享「高等生物統計學」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強調考量學生能力與教學目標,選擇合適教材的重要性,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與合適的策略,讓統計學變得不那麼枯燥煩悶。休健系陳冠仰老師開設「遊程規劃與設計」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課程內容配合畢業門檻之專業證照考試要求,以活潑多元的教學策略結合全英語授課之設計,達到同時提升學生考取專業證照的通過率與旅遊專業英語能力。生諮系吳庶深老師開設「生死學電影鑑賞與理論」課程,與教學助理羅紫綺同學討論出「TEN教學模式」,結合與生死議題相關電影的賞析與文本閱讀,以不同角度探討生死相關的行為與現象,除了增加對生命的體悟,同時也提升生死與健康心理之專業英文能力。校外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雙語教育推動中心黃湘玲主任及輔仁大學護理學系黃玉珠教授,以及校內委員護理系林惠如主任、運保系廖翊宏主任與醫教系劉一凡主任,分別給予分享教師肯定與回饋,並和與會師生進行交流與分享,讓與會者滿載而歸,也為本校EMI教學的推動注入滿滿動力。
▲ 劉介宇系主任分享「高等生物統計學」的課程設計
▲ 休健系陳冠仰老師分享「遊程規劃與設計」課程設計
▲ 生諮系吳庶深老師與教學助理羅紫綺同學分享「生死學電影鑑賞與理論」課程設計
▲ 教務長與校外委員合影與頒贈感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