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試行16+2週彈性教學模式
北護大舉辦師生說明會
撰文\教務處 教學業務組
更新日期:2023-05-30 Tuesday
點閱次數:4947
為符應國際趨勢及提供學生更多彈性自主時間,近期國內多所大專校院調整學期授課週數由18週改成16週或16+2週。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為利國際接軌與自主學習之教育目標,教務處於112年1月至3月間,以不記名線上問卷,調查全校師生對於16+2週授課週數調整之意見,結果顯示多數教師(86.28%)及學生(84%)贊成上述授課週數調整。遂於第240次行政會議提案討論並通過16週+2週彈性教學模式。北護大於112年5月29日舉辦「16週+2週彈性教學調整方案說明會」,以利師生了解上課週期調整的相關事宜以及方案之推動。
▲ 北護大擬於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調整16+2週彈性教學模式。    
北護大擬於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起試行16週+2週彈性教學模式,實施要點包括每學期18週,前16週為實體課程,學生須到校上課,第17週及18週則採取彈性教學模式或補充教學活動,即所謂16+2週,校定期中考為第8週、期末考為第16週。彈性教學模式或補充教學活動內容可包括預錄課程、數位學習、專題作業、自行參訪活動、非同步線上考試或補救教學等學習活動,其成果可計入學期成績。授課教師將調整課程設計、精緻化課程內涵、強化課程核心精神,並提供學習指引,以便學生遵循,協助學生達成學習成效。
若原課程設計可於開學後16周內完成之課程,如畢業班課程、密集教學課程或微學分課程等,則不須另採取彈性教學模式或補充教學活動。另實習或實作相關課程,考量學習目標達成之需求,由系所統一規範以16+2週或18週方式進行,維持18週之課程,期中與期末考試時間則分別為第9與第18週。教務處將於選課系統標註為18週之課程,以利學生修課規劃。
16+2週彈性教學模式實施規範細則詳見教務處網頁之公告,此外,亦於112年5月29日舉辦「16週+2週彈性教學調整方案說明會」,以利師生了解上課週期調整的相關事宜以及方案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