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arsdenWagner來台演講人性化生產
更新日期:2004-09-21 Tuesday
點閱次數:2776
護理助產研究所於91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邀請Dr. Marsden Wagner來台灣講學,Dr. Wagner為一名小兒科醫師,他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工作擔任婦幼衛生主任有著15年的經驗,截至現今已到過45個國家擔任婦幼健康諮詢顧問。
護理助產研究所為理解人性化生產的概念及具體措施、以實証為基礎的產科照護、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母乳哺育新趨勢、世界衛生組織的概況、如何參與國際衛生與台灣如何參與WHO等,故邀請世界衛生組織前婦幼衛生部主任Dr. Wagner來台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
11/26日邀請Dr. Wagner、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林副局長、台灣大學婦產科何弘能教授與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理事王炯琅醫師在台灣大學舉辦「人性化生產」座談會。Dr. Wagner就台灣高引產率(63﹪)、高剖腹產率(34﹪)、常規性會陰切開(98﹪)、常規性持續使用胎兒監視器、常規性點滴輸液(99﹪)等等醫療行為,指出現今台灣婦產科醫學的過度醫療化,依實證醫學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引產率應維持在10﹪、剖腹產率應維持在10~15﹪、會陰切開比率應低於20﹪、不應該持續使用胎兒監視器、不應該常規給予婦女點滴輸注。就政策、經濟、法律等不同層面下,以實證醫學的觀點,向台灣提出一些警示與建議,此外Dr. Wagner主張生產應該回歸自然,並建議應重新重用助產士。
11/28日邀請Dr. Wagner、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林副局長、台北市立萬方醫院婦產科主任許淳森與台中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在師範大學舉辦「哺育母乳的趨勢」座談會。Dr. Wagner就製造及推廣配方奶、設置育嬰室而對嬰兒產生的危害提出許多精闢的見解,也對母乳哺育與嬰兒親善醫院的推動提出一些建議,包括必須破除既有的觀念跟系統,讓婦女與嬰兒在生產之後不馬上被分離,相信婦女所具備的能力,重新教育我們的婦女,讓婦女能瞭解以母乳哺育我們的下一代將是最佳的方式。
二日的座談會,民眾、媒體與記者都競相來參與及報導此議題,民生報與中國時報更以大篇幅來報導Dr. Wagner於二場座談會中提出的精闢見解,相信在台灣的民眾、婦產科從業人員、學界與政府間已產生一連串的影響,在推動未來婦幼衛生工作上,必定會朝向以實證為基礎的婦嬰照護。
11/30日舉辦人性化生產研習會,Dr. Wagner主講「母嬰照護之實證基礎」、「世界衛生組織與婦幼衛生政策」與「人性化生產」等議題,Dr. Wagner讓學員們能知悉先進國家的照護趨勢,並對現今台灣的醫療生態有所省思,在綜合討論時間中,學員與Dr. Wagner有著熱烈的討論,Dr. Wagner建議必須要給婦女自由,給婦女控制及選擇的權利,需要改變我們的系統,尊重婦女還有她的家庭,此外
,也就實證醫學觀點建議必須讓助產士擔負起主要照護婦女的工作。
綜觀一週的訪問,Dr. Wagner提供台灣許多的珍貴建議,訪問行程中,就實證醫學觀點Dr. Wagner對台灣的婦產科醫療環境提出一些批判與質疑,但相對的也給予台灣十足的支持與鼓勵,相信Dr. Wagner的經驗傳承,對台灣未來的婦幼衛生工作的拓展與推動一定會有極正面的影響。
誠如Dr. Wagner所言,台灣希冀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首先必須的就是遵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公約與建議,Dr. Wagner認為台灣目前婦嬰照護品質正處於谷底,而在瞭解世界衛生組織的主張與政策之後,相信在不同領域的齊心努力之下,我們必定能讓台灣的婦嬰照護有更佳的品質而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如此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夢想將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