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護大112年彈性薪資獲獎教師心得分享】
教學特優-林芳怡老師


撰文\護理系 林芳怡老師


更新日期:2023-11-30 Thursday
點閱次數:2387


教師生涯啟程,在北護遇到教育典範

護理養成教育沒有教我如何去當一位專業的教師,對於教育這個領域,是在當了老師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個好老師,慶幸自己能來到北護這個學術寶地,二十幾年前初來乍到,許多護理教育前輩用身教,引領我在嚴謹的專業道路上精進教學,擔任教學組長多年,每每與他們開會或觀察他們的言行,都默默地在吸取他們教育學生的智慧與經驗,今天我在教學上若是受到學生們的肯定,前輩們角色模範的影響是無可抹滅的。


▲ 彈性薪資教學特優獲獎人-護理系林芳怡老師


理解學生需求,廣納新知,創新教學

由於本校是公立學校,教育部有一些先導專案常在北護實施,歷年來學校或系常辦理許多精進教學的研討,我也開始思考該用什麼策略促進學生的批判思考,數年前適逢系上辦理以問題導向的學習(PBL)工作坊的契機下,配合高教深耕計畫,開始嘗試將此應用在兒童護理課程,並申請教學實踐計畫得到不錯的成效,也進行了學術發表;之後陸續將創新且有助學習的概念融入教學,並申請激勵研究計畫,如:遠距教學、數位學習、即時回饋學習及客觀的臨床能力試驗…等,升等高階教師後更申請科技部計畫,COVID-19疫情期間也研究了疫情對學生學習的衝擊。隨著科技帶動人類社會的變遷,教學也不再限制於課室之中,教學現場面臨實體和線上課程的互相搭配與轉換,2020年與教師發展中心合作錄製磨課師(MOOCs)課程,並在教學數位化方面,於教學平臺建置具情境脈絡之影片並錄製解說教材,讓學生可在課餘時自我主導學習。


臨床教學讓學生綻放屬於自己的護理光芒

至北護任教初期主要到臨床指導護理實習,由於北護沒有附屬醫院,一路走來,我曾經到臺大兒科病房、新光兒科病房、馬偕(臺北、淡水)、國泰(臺北、內湖)、三總(汀洲、內湖)、市醫婦幼、市醫中興、市醫和平、市醫仁愛、恩主公醫院、臺安醫院..等十多家醫院的病房帶實習,發現護理臨床實習對於培育實務技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過去在各醫院之間轉換並教學,需要頻繁熟悉環境及備課,但也因此認識許多實務界的夥伴,進而成為我與業界的連結及人脈,因而有機會參與嬰幼兒健康的政府標案評委或托嬰評鑑的產官學專家之一;而臨床教學的經驗也成為我課室教學的養分,讓教學內容可舉出更多臨床生動的案例,將生硬的知識學理轉化成容易理解吸收的內容。技職院校以培養實務知能為主,今日的護理學生將是明日的專業護理人員,培育目標在養成正向的價值觀與積極的學習態度,運用批判性思考將知識、技能展現於專業判斷過程,以達到大學層級護理專業核心素養,期望透過創新教學能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生涯中最感光榮的,莫過於曾連續五年指導及帶領學生至校外參加全國實作技能競賽,並榮獲佳績為校系爭光。


老師角色的存在與價值來自於學生,最感動我的莫過於看到學生在專業領域有一番作為與成就,他們捎來的卡片與偶然來訪的談心,都是激勵我繼續前行的動力,在此我要感謝與我一路同行的學生們;而身處教育人才濟濟的北護,能在優秀教師群當中,獲得教學類彈性薪資教師是極大的榮耀,感謝鼓勵及肯定我付出的校系院長官,這些都是激勵自己在護理教育路上更加精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