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生諮系葉明理老師獲頒112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特色績優人員獎》
課堂外生命教育-我和北護校犬的美好時光


撰文\北護校犬志工隊指導老師 葉明理


更新日期:2023-11-30 Thursday
點閱次數:2660


二十年有多長?


長到可以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長到可以讓一個新進教師走向退休,長到經歷五隻狗狗的送別……


然而,每當我走到癒花園追思丘上,去探望已經到天堂當小天使的孩子們時,過去與他們的點點滴滴又栩栩如生的迴盪在我腦海中,彷彿他們仍舊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奔跑著,就連每一隻的告別儀式都似乎才在昨日舉辦似的,這一刻,又覺得怎麼二十年竟一轉眼就過去了。


▲ 112屆校犬志工隊幹部與校犬在犬舍前合影。


從小喜愛動物的我,卻一直到大學家中才養了第一隻狗狗,雖然出道得晚,但回顧我這一生,似乎命中注定與動物議題緊緊相扣:


一九八六年當時是台北市立動物園第三屆解說志工的我,也曾參與動物園搬家的盛事;一九八八年和汪麗玲、杜白、葉力森、李宏韡等成立台灣第一個流浪動物之家(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前身);一九九一年與釋昭慧法師等共同發起成立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二〇〇〇年與陳秀宜共同成立台灣狗醫生協會、二〇〇二成立北護校犬隊、二〇一二年成立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一路走來,從一個單純的熱愛動物的女孩,投身到這些團體中經歷各式各樣動物與人關係的議題:從流浪動物、動物權到動物輔助治療;從對動物的救援、安置、送養、終老、到失落關懷;從認識議題、倡議、遊說、到參與改變行動;從社會運動到校園生命教育……三十七年來從來沒有離開過動物。這其中,經歷不少次打掉重練的考驗,見證過無數成功與失敗,周圍的夥伴來了又走了,而我至今還在這裡站著沒離開,似乎我所有有關生命的歷練都在動物這個議題上接受鍛鍊,而我也似乎成了台灣動物保護的活歷史。


上帝的安排著實奇妙,三十七年的不解之緣,持續最久的當屬北護校犬隊,而這卻是最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好幾次面臨難題我都向神請辭,但祂總是派來天使,讓我又留了下來,感謝主!沒有讓我被困難擊倒。從充滿抱負的年輕歸國學人,到如今兩鬢斑白即將退休的老人,這段所謂的學術之路,我了無成就,只將全部的教學生涯獻給了北護校犬,也成就了2022年出版的【課堂外的生命教育──我們與北護校犬的美好時光】這本北護校犬歷史書。這一路雖然寂寞但卻不孤單,透過這本書回首來時路,一章章一節節竟鋪成了滴滿了感恩脂油的恩典之路!


▲ 葉明理撰寫出版的校犬歷史書。


想要紀錄北護校犬歷史的念頭開始得很早,也許是在二〇一一年第一代校犬小黑驟然離世那時就萌發了。還記得那時緊急送小黑到醫院,同時知道牠不久人世時,我緊握方向盤,邊開車邊嚎啕大哭,和小黑初次相見起的點滴,如跑馬燈般在淚眼前流轉過: 就在二〇〇二年夏日的某一天,我在明倫館前坐在小黑身旁,問牠:「來做我們校犬好嗎?」自牠順從的讓我套上項圈的那一刻起,就揭開了這二十年與北護共同創造的美麗傳說。


小黑完成了她對我和北護的承諾,這份承諾她也傳承給了優漢、襪子、咖啡,和討厭。每個孩子如今都長眠在北護的癒花園追思丘下,那塊小小的安息地承載了多少北護學子與狗狗們的青春回憶,也是我教學二十餘載唯一可誇留存在北護的痕跡。


▲ 北護癒花園中校犬長眠之地。


小黑算是我第一隻親手送別的毛孩兒,牠讓我們第一次有機會整理北護校犬隊的歷史。當時在人康學院林綺雲院長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帶領全隊為她辦了第一場告別儀式,也爭取到灑葬於校園中。製作告別式使用的紀念小冊過程中,我赫然發現,原來一隻小小狗狗的生命竟然也可以是北護歷史的言說者!

之後的幾隻狗狗的告別式,我們也延續這樣的傳統。為狗狗做紀念冊的同時,除了懷念,也整理那些年與狗狗的故事,而在整理每隻狗狗的歷史時,我們也發現每隻狗狗來到北護似乎都帶著使命,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帶給我們不同的教導與生命的禮物。


我是個念舊的人。大約從二〇〇四年第一屆校犬志工畢業起,我就陸陸續續累積了對畢業校犬隊員製作的訪談紀錄,當時只是想了解從學生的角度,他們是如何詮釋這一段特別的大學生命經驗。二〇一一、二〇一六、二〇一九、二〇二一年分別為過世的小黑、優漢、襪子、咖啡製作紀念小冊,在「二〇一七年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我首度分享了《動物保護教育在大學校園的實踐—十五年衝突、共榮、與蛻變之路》,向學界公開討論這段校園動物生命教育的經歷。


二〇一九年起,我在接受公益電台NeedsRadio邀請主持製播的廣播節目「派特的幸福札記」中,陸續做了數集有關北護校犬隊的歷史回顧,以及畢業隊員的訪談。在二〇二一年受邀參加《創新與傳承: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規畫與教學實務》一書,以〈動物生命教育在大學校園的實踐:二十年的衝突、共榮與蛻變之路〉一文分享北護校犬在大學生命教育的經驗。最後,同年與校犬隊甫卸任的副隊長,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大四學生徐立蓁共同獲得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我們一起將尚未訪談完的學長姐與師長及後援會成員的故事收集整理起來(這一篇後來也獲得「科技部一一〇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創作獎」殊榮)。


北護校犬隊可以說是隨著台灣的流浪動物保護政策一路前行。20年來不同的校園文化長出不同的面對校園流浪動物的做法,也各自遭遇不同的困境。去年(2022)適逢北護校犬隊成立20周年,我們在10月21日特別舉辦了一場20周年紀念研討會,除了歡慶20周年外,更邀集全國各大專校院校犬/愛犬社團代表與會,一起分享交流經驗,大家都非常羨慕北護20年來對校犬隊的支持!


就在今(2023)年7月,與襪子、咖啡並稱三劍客的老女士討厭也離世了,享高壽16歲,我們依例為她籌辦了告別儀式。20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已經變得對動物更為友善,許多校園、醫療院所、公共場所都紛紛興起接納治療犬甚至飼養機構犬的風潮。但是我們的討厭卻早在2017年就已經帶領學生通過動輔治療犬認證,成為由校園守護犬轉職成為動輔治療犬的第一例。長壽的討厭生命跨越了16屆的學生世代,如今的學生完全無法想像討厭年輕時的樣貌。我們在告別式之前的籌備活動中,特別舉辦了3次的【談心會】,邀請歷屆照顧過討厭的校犬隊員學長姐們,返校來跟現任隊員對話分享,如此勾勒出討厭完整的一生,於是學生們為討厭下了一個【小魔女討厭的奇幻人生】的告別式主題。從這裡,我們再次看見了一隻小狗如何串聯起數代北護人的情感,彷彿北護另類校友會!


經過3個月的籌備,我們在10月6日再次為老校犬討厭舉辦隆重的告別儀式,愛狗的吳淑芳校長百忙中抽空蒞臨送別儀式,代表全校師生向討厭獻上祝福。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陳美麗老師,也代表協會向在晚年還擔任動輔治療犬服務社區各類族群長達3年之久的討厭,頒贈【天使治療犬】的獎狀,肯定她的貢獻。在台灣動保界頗具影響力的電子報【台灣動物新聞網】也報導了這項活動。


如今第三代校犬冬冬和潔西卡也在學生的悉心照顧下各有所長: 冬冬是在2017年11月7日立冬那日,從台北市動物之家領養回學校的幼犬(當時大約1個月大),如今他已經是北護校犬隊動物行為訓練課程的當家助教; 潔西卡是2021年暑假來自竹北收容所的3歲女孩,和善親人的她承接了討厭未完的志願,自2022年末起陸續帶領4位校犬隊姐姐考取動輔治療犬認證,自2023年起在學校的USR計畫的支持之下,陸續展開各種社區服務活動。今年11月20日,我也因為這個長達20年的校園動物生命教育志業,榮獲112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績優人員的殊榮。


▲ 學生和校犬潔西卡到老人長照中心進行動物輔助治療服務。


▲ 學生和校犬潔西卡到某國中進行動物輔助治療宣導。


這就是我與北護校犬長達20年的故事,有歡笑、有哀傷、有失落、也有成長…


如今,我也垂垂老矣,我用幾乎所有的教學生涯與能量,從無到有,以我自己相信的方式,和校犬們一起建構了一個校園人犬彼此善待的烏托邦。如同我在生命教育績優人員頒獎典禮上的心語【我的夢想: 創造一個愛狗狗的校園; 我的理想: 營造人犬一起學習生命的環境】,我由衷的感謝北護歷屆校長(鍾聿琳、黃秀梨、謝楠楨、吳淑芳)及各處室同仁對我的理想與志業的包容與支持,更謝謝20年來上千名校犬隊學生以及7隻可愛的毛孩子們,與我同行一起走過充滿愛的北護時光! 如今,在即將吹起退休的號角之前,我更渴望北護校犬隊不會因為我的退休畫下句點,而應該只是分號…希望這個北護的特色可以有機會繼續發揚光大!


▲ 112年生命教育績優人員(右三為本校葉明理老師)、優秀行政人員、特殊貢獻人員大合照。來源: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 北護校犬志工隊指導老師葉明理榮獲112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績優人員獎。


叮嚀:

1.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北護校犬歷史,歡迎來信(mingleeyeh@gmail.com)購買或捐款贈書【課堂外的生命教育-我們與北護校犬的美好時光】

2.如果這個故事有感動到您,也歡迎您的捐款(請指定捐款至【北護校犬照護基金】)

3.如果您想追蹤北護校犬的生活現況,歡迎您FB或IG搜尋【北護校犬志工隊】

(本文部分內容節自【課堂外的生命教育-我們與北護校犬的美好時光】中的本人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