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護大學用合一就業率九成雇主予以高評價滿意度
撰稿\學生事務處、秘書室
更新日期:2024-03-29 Friday
點閱次數:2426
依112年畢業生流向調查結果,本次調查共成功訪問4,054位畢業生,占有接通電話之樣本84.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在【專業能力與工作要求相符程度】、【目前工作內容與原就讀系所之專業訓練課程相符程度】及【學校所學對現在工作的幫助程度】,整體符合程度達八成以上。調查發現北護大畢業生整體多任職於醫院佔67.3%,其次為教育訓練及社會服務類型工作為多。在整體就業校友找尋第1份工作的時間約在1個月內。
▲ 北護大學生學習智能外骨骼的操作與應用,以促進賦能運動
111學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比例為78.2%、110學年畢業(滿1年)就業比例87.4%、108學年畢業(滿3年)就業比例90%:106學年畢業(滿5年)就業比例91.6%,12個系當中,尤其護理系、資管系、運保系高達九成多。薪資中位數隨畢業年份增加而提升,111、110、108、106學年度畢業生薪資中位數分別為38,501元、41,501元、44,501元、47,501元。凸顯北護大各系所課程均落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特色,培育專業人才,且多數願持續穩定於專業領域工作,達學用合一之效。
北護大搭配產業需求,各系所教學/實習雙軌訓練模式,創新發展產學教育循環模式,以核心職能為導向之連貫式課程設計,12系所全面實施實習課程,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北護大畢業生於業界中表現深受肯定,為機構企業愛用人才,亦為業界積極網羅之優秀新血。針對應屆畢業生就職機構企業進行「僱主滿意度調查」,企業雇主對於北護大畢業生任職之滿意度平均達85%以上。1111人力銀行「雇主最滿意大學」調查中,自104年起北護大在醫藥衛生學群科技校院排行榜中均為第一名,截至人力銀行變更分類排行方式止,已連續6年蟬聯雇主最滿意大學第一名;遠見雜誌2023年畢業生企業評價醫衛/生技類科大第一名!
我國於114年起進入超高齡社會急需培育健康照護人力,未來健康照護專業人員所面對的職場工作將更趨複雜與多元,北護大持續導入澳洲及其他國家先進照護課程及技術,並應用最新科技數位化融合傳統照護技能及辦理精準照護相關專業培訓課程,以培育符合國家社會人口結構需求之健康照護專業人才,備受囑目與關切。
▲ 北護大學生赴姊妹校首爾女子護理大學參加研修課程,至當地市立醫院參訪學習並實際技術練習
▲ 北護大高齡健康照護系學生透過海外實習培養人文關懷和專業知能,模擬失能老人操作擁抱機,提升人文照護價值
▲ 賴欣儀同學榮獲阿布達比2023亞洲技能競賽健康照護類銀牌
▲ 教師與業師偕同授課教導學生被動關節運動、擺位、翻身、移位技巧,及數位復能設備使用
另北護大近年指導學生參與國內外競賽獲得佳績,包括護理系黃帟紳同學於2022年國際技能競賽榮獲健康照顧類銀牌,賴欣儀同學於2023年亞洲技能競賽榮獲照護類青年組銀牌之佳績;資訊管理系學生楊晴安、曾昱賢與康寧大學學生余晏君,跨校組隊設計「行動式空氣感測裝置」,榮獲 2023 年「技職校院智慧創新競賽」冠軍;健康事業管理系學生參加「第八屆新創盃全球大專院校暨高中職創意創新創業企劃競賽」榮獲網路行銷組冠軍等,各項競賽表現亮眼,為校也為國爭光。
北護大為我國第一所護理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歷來扮演護理健康技職教育先驅者及示範者之角色,2023 QS Subject Ranking護理學科排名百大之列,並繼2020年後,於2023年再度榮獲QS STARS整體校務評鑑滿級五星級評等,師資陣容堅強,各系所依其課程目標及規劃,著重理論及實務並重之教學,並建置生涯學習歷程檔案,引導學生之職涯發展進路。
吳淑芳校長表示,北護大獲教育部補助 (111~114年)「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計畫」,運用數位及科技照護復能設施於專業復能人才培育,並應用於醫院群、照護機構等,同時與六所夥伴學校、合作法人與企業等合作,結合三大模組跨領域課程,前瞻性培育移動健康科技復能照護人才。此外,為引導學生走向國際、邀請大師走入校園,更要積極擦亮北護大專業品牌,放眼世界,讓國際看見臺灣優質的護理及健康照護專業,期使北護大成為「亞太地區」護理健康照護領域標竿大學。
▲ 生命徵象測量實作。生命徵象包含血壓、呼吸、脈搏和體溫,在不同的醫療或居家情境護理人員會用此技術評估病患的穩定度
▲ 北護大「旅遊意外緊急處理」課程,指導學生進行緊急救護相關技術
▲ 教師與業師偕同授課教導學生學習CPR與AED學理知識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