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致父-劉維崇教授傳記紀錄片」全球首映會:
愛就是給你一個完整的世界
撰文\通識中心、秘書室
更新日期:2024-10-30 Wednesday
點閱次數:277
為慶祝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下簡稱北護)創校七十七週年,並紀念劉維崇教授的貢獻與典範,特於民國113年(2024)10月07日下午在西門町內江街城區部,舉辦「以愛致父-劉維崇教授傳記紀錄片」全球首映會,述說大時代裏一段跨越中美台三地的學術與藝術之旅。本片由劉維崇教授愛女劉沙林女士(美國夏日星野生動物保護林創辦人)親自擔任出品人,邀請洪馬克先生擔任此片導演(福爾摩沙國際電影節創辦人)並兼首映會策劃,國內李祐寧導演等多位影視圈的導演蒞臨,盛況空前。
▲ 「以愛致父-劉維崇教授傳記紀錄片」首映會合照。
劉維崇教授,字雪濤,民國四十五年起於北護任職,在教學上風格活潑內容紮實,深得全校師生的信任及愛戴。劉教授自幼承襲家學淵源,擅長水墨書畫,尤專精臨摹甲骨文書法,也熱心指導校內同學書藝。據校內資深老師口述在學回憶,劉教授昔日還會定期在校內舉辦師生書畫聯展,展現師生創作成果。在教學工作之餘,劉教授還醉心於古典文學及甲骨文字研究,勤於筆耕、著述不綴,生前共出版過十八本專著(十七本古典文學作家傳紀,包含李商隱、曹植、陶淵明等評傳及一本甲骨文知識科普書),並曾三度獲得國科會獎勵,堪稱為台灣二岸重要的文史學家。在其任教於北護校園內,教學及創作之餘劉教授還長期擔任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課本編輯委員,與多位當時知名作家文人共同編寫小學國語課文,對臺灣的語文教育有深遠的影響及貢獻。劉教授民國七十年正式退休,在北護共服務了二十五個寒暑,作育英才、教澤廣被,溫雅儒風、垂範後代。
▲ 「一生不負溪山債,百藥難治書史癮」雪濤(劉維祟教授)親筆字畫。
姚彥淇教授最早和劉維崇教授的跨時空相遇,是緣於一幅掛在本校圖書館的甲骨文書法字畫-「一生不負溪山債,百藥難治書史癮」,被這幅甲骨文字的美吸引,為了未能一窺其他作品堂奧不免令人抱憾,於是展開尋覓劉教授著作、書法與水墨創作之旅。從九十年代起劉維崇教授的作家傳紀著作也流傳到對岸,但兩岸學界均有學者只見其書其名但不知其人背景,屢有好奇詢問者,是大家口中的神秘學者;經過這幾年姚老師的資料收集和北護團隊的推廣,學界才逐漸瞭解原本「眾裏尋他千百度」的「劉維崇」是北護的專任教授。
▲ 參觀劉維崇教授水墨創作等作品
曾得過全國優秀青年殊榮的陳美麗教授,回顧學生時期國文原本是最弱的科目,感謝劉維崇教授講述武則天、文天祥等人的生平背景、解析在歷史中所創造出的價值與意義,啟發「鑑古知今」與學習動機。劉教授翻轉學生視野,叮嚀在面對議題或對象時,要全面探索和思辨,感受每個生命的珍貴和獨特性。勉勵可以透過賞析詩詞書畫陶冶身心、轉化氣質,透過沉浸於文學藝術,紓解護理工作的艱辛壓力。劉教授鼓勵生命不要留白,要有所作為,哪怕是給人一句安慰的話、一首詩、一張親手畫,都可能產生意想不到正向影響。劉教授還鼓勵襄助同學重啟北護話劇社,美麗老師與同學也因此在大專青年劇展得獎。
劉沙林女士分享從爸爸「以身作則」中瞭解到「愛」不是一個字,愛不是敷衍,愛不是次等待遇;有時候您作錯了,不會只有批判,因為批判不是愛;愛不只可以超越時光隧道,愛就是給你一個完整的世界。沙林回憶就讀女師附小二年級時,從遠處看著父親參加學校母姊會,父親是場中唯一男性,溫文爾雅又毫無違和感。同樣是二年級時,有一位很疼愛沙林的年輕女老師因病於台大醫院住院,在沙林的要求下,父親買了一束花,但是醫院規定小孩不可以進醫院。於是,一個大男人,為了小女兒而手捧一束鮮花,站在年輕女生病床前探病的奇景。
▲ 主持人李姿嫻訪談劉沙林女士
紀錄影片中劉沙林女士與姚彥淇教授在「河邊聊天」,是攝影團隊四處勘景,終於找到外雙溪的一個神秘河床,隱喻詩詞中的「山水」場景。李祐寧導演觀後有感劉氏父女情深,「流水」象徵「過去、現在、未來」;而畫面轉到小女兒吟詩問爸爸「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小女兒問爸爸下一句是什麼?父親就在女兒離開身邊時離世,充滿了父親對女兒的愛,呼應著最後的回答:「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為整個紀錄片留下感人溫馨的最後一幕。
吳淑芳校長表示,北護大很榮幸於111年由圖書館與通識教育中心共同籌辦「劉維崇教授著作暨手稿特展-書畫雅集」,讓全校師生認識人文精神的奠基者-劉維崇教授一生的學術及藝術成就,能近距離欣賞大師書畫沈浸於文學史詩中,北護大曾有這麼一位淵博學養的大師,實在是學校的福氣。繼而延伸出拍攝誔生出歷時二年的這部紀錄片。感謝劉教授愛女劉沙林女士為紀念其父與北護情誼,長期捐助成立「紀念劉維崇教授獎學金」,嘉惠眾多本校學子,更將其父眾多珍貴手稿與出版品,贈予北護大圖書館展覽典藏。
而本次首映會除了放映影片之外,還舉辦了映後座談、交流酒會、紅毯專訪、文物展覽等活動,內容豐富、精彩活潑。在映後座談會上還特別邀請到幾位曾受教於劉維崇教授及夫人,或與兩人有長期相處經驗的學生,公開分享自己在青春時代與劉教授相處的點滴回憶。每個與劉教授有關的第一手回憶報導不但樸實真摯,而且也是昔日歲月北護師生互動情誼的珍貴見證。蒞臨來賓透過紀錄片及各種活動的介紹,不但對劉教授一生的成就有更多的認識,更能體會到維崇教授所留下這些「有溫度」的精神遺產及典範,早在北護七十七年前創校之始就已成為北護人的精神DNA,到了AI時代的今天依然薪火相傳、綿延不息。
▲ 映後座談(左起_洪賑堂先生、陳美麗老師、姚彥淇老師、徐文旎組長、洪馬克導演)
▲ 映後座談貴賓合影(左起_洪賑堂先生、徐文旎組長、陳美麗老師、吳淑芳校長、李祐寧導演、姚彥淇老師、李宜學老師、洪馬克導演)
附錄:
劉維崇教授生平及著作評介文章列表-
羅健祐:〈劉維崇「宋代詩人評傳」系列述論〉,《中國語文》第784期(臺北:中國語文月刊社,2022年10月)
鄭曉帆:〈風骨凜然,桃李芬芳──書法學者劉雪濤及其著作《甲骨文如詩如畫》介紹〉,《國文天地》第450期(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2年11月)
姚彥淇:〈北護大「劉維崇教授著作及手稿特展」開幕式紀要〉,《國文天地》第453期(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3年02月)
呂牧昀:〈評劉維崇《曹植評傳》〉,《中國語文》第789期(臺北:中國語文月刊社,2023年03月)
呂牧昀:〈評劉維崇《陶淵明評傳》〉,《國文天地》第459期(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3年08月)
吳紘禎:〈劉維崇唐代詩人評傳述評〉,《國文天地》第465期(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4年02月)